公私營醫療服務失衡 - 信報


  醫院管理局在一九九一年接管三十八間公立醫院之前,公營醫療可說是一種福利制度,只定位為低下階層市民提供最基本醫療服務,收費一直只是象徵式 的。公立醫院服務質量乏善足陳,醫護人員態度不如人意,設備落伍,環境擠迫,走廊滿布帆布床的景象仍歷歷在目。當時,私家醫院床位佔全港整體病床百分之十 五。

  十多年後,公營醫院服務水平大幅提升,私家床位所佔比例跌至百分之八,不單出現公私營醫療失衡,亦同時引來「以本傷人,不公平競爭」、「公立醫療王國」及「醫療泡沫」的批評。

   醫管局行政總裁何兆煒在今年北京國際醫藥衛生產業發展大會上發表的演講講詞中,亦間接承認有泡沫爆破的現象:「公營醫院服務水準愈提高,市民的依賴愈 強,但收費水平仍然照舊,平均只佔成本百分之三,造成財政包袱日益沉重……私家醫療在期間相應萎縮,但香港整體醫生數目不斷增長,公營機構出現人力飽和, 造成僧多粥少的現象。到世紀末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之後,政府需要緊縮開支,但醫管局已開展的服務不能中斷,以致自二○○一年起連續數年錄得財政赤字。」

   面對公私營醫療服務使用失衡,醫管局將公私營醫療的啣接訂定為二○○二—○三年六個策略路向之一。(《醫管局二○○二—○三年年報》,頁十八)在該年年 報內,有關的啣接仍然是只有路向,僅有寸進。醫院聯網與區內私家醫生及醫院合作,制訂一些常見疾病的轉介指引、常規及共同護理計劃,如白內障、直腸出血及 腰痛的治理常規,並在一些選定的普通科門診診所及數項專科服務,試行公私營協作服務模式。

 

轉介程序欠周全考慮

 

  由於是直接將個案轉到私家醫院,轉介是醫管局官方推動公私營醫療合作關係中引起爭議最少的模式。不過,為何病人不是從一開始便進入私營醫療體系,而要由公營醫院轉介過去呢?

   「轉介」的效果依賴兩個機制。第一是「趕客」,若醫管局提供良好非緊急醫療服務,轉介到私家醫院當然不易成功。於是,公營醫療體系已經出現「有意無意 地」降低非緊急醫療的服務水平,提高轉介成功率,甚至有必需。然而,能夠轉介的都是有負擔能力的病人,降低服務水平的受害者仍然是低下貧苦大眾。

  第二是優惠,部分公立醫院私下要求私家醫院,向這些轉介個案給予優惠,以提高吸引力,最近廣華醫院男士健康普查部公布的計劃便落實這方面的思維。健康檢查結果若顯示市民需要進一步治療而願意轉介往私家醫院,治療費用有八折優惠。

  然而,這卻可能孕育荒謬現象,那就是原本打算直接到私家醫院求診的部分病人,可能會先到公立醫院尋求「優惠證明」,結果反而加重公營醫療的負擔,私營醫療亦因加得減。

 

暴露公營醫療文化盲點

 

   不單如此,轉介模式更顯明了公營醫療的文化盲點。舉一個最近商討的計劃為例,醫管局與醫學會研究一個合作計劃,醫管局門診部將擺放完成精神科文憑訓練的 私家社區醫生的私人診所資料,而接受門診服務而病情較輕的精神科病人和情緒病人願意的話,可以被轉介到這些診所跟進。如果病人情願長時間等待公立醫院的排 期,或他們不能或不想負擔私家醫生診金,他們仍然可以享用公營醫療服務。

  這個計劃出現甚麼回響呢?精神科醫生和病人組織擔心,社區 醫生未必有足夠能力準確斷症或處理病情。可見,業界及市民都有一個「超高期望」,那就是病人進入了公營醫療體系便不會有醫療失誤的。由這個「不會或不應出 錯」的體系轉介往「會出錯」的私營醫療體系,當然不被大眾接受。

  對不少人來說,「轉介」在心底裏等同「推卸」。但想深一層,如果見社區醫生沒有見精神科醫生那麼「標籤」為有精神問題的話,較輕微的情緒病人反而不再如從前那麼諱疾忌醫。輕微以至中度嚴重的情緒病人亦不用長時間等待排期,增加病情惡化的危險及機會。

  放低「超高期望」,我們會否變得腳踏實地一點?

醫療服務泡沫.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