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寬容,不要妄想發展創意產業 - 招職


受政府中央政策組委託,研究香港創意產業的營運情況的報告書最近發表,受聘於創意產業的就業人數,由1996年的15萬多人,增加至 2002 年的17萬多人,而創意產業機構亦由2萬5千多增加至3萬多.研究小組認為是由於創意產業易變的本質,當普遍經濟環境改善,創意產業便會快速反彈。而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亦表示,香港社會開放而多元化,創作自由,有利創意產業發展。這是真的嗎?
一位經濟學家Richard Florida在去年出版了《創意階層的崛興》(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一書,他指出經濟發展要靠「3T」.當然不是賭馬的3T,而是3個T,包括科技Technology,人才Talent 及寬容Tolerance.
很多經濟學家談首兩個T談得很多,但第三個就很少.作者強調,經濟的持續增長是由有創造力的民眾所推動,,而這些人不一定走去容易「搵工」的地方,反而會選擇生活在多元、寬容及接受嶄新意念的地方,接受挑戰.那處應該有適宜的商業及創造氣氛,他們的創造力能找到意念刺激,進一步發揮及提升.在當代社會中,最重要的意念就是「超意念」(meta-ideas),即是如何將意念的生產及傳遞加速的意念.而寬容是意念傳遞的潤滑劑.
Richard Florida制訂一個「熔爐指數」(Melting Pot Index),他想探究一處地方愈能夠接受外來移民,是否愈能夠孕育創意階層.結果發現兩者並無明顯關係.他和另一位經濟學者Gary Gates制訂了同性戀指數(Gay Index),以量度多元化的程度.他們發現科技創新愈高的地方,愈接受同性伴侶,不單如此,他們發現這個指標和創意階層匯聚有很高的相關度.他們認為同性戀面對的歧視特別高,傳統社會對他們的融入非常抗拒,處處阻撓,同性戀可說是接受多元化最後的防線.一處地方接受同性戀社群,顯示人才的流入並無面對排外的問題,在自由的空氣中,創造力獲得促進.
不是嗎?新加坡政府在7月時宣布,世界最大的口香糖製造商 Wrigley 明年將獲准入口賣糖,但只能在藥房買,並要留下個人資料。一個萬能的父母官反而壓抑了民眾的創意及冒險精神.在這些社會,無怪乎同性戀者求職都要面對就業限制.
香港人接受同性戀婚姻嗎?香港人寬容嗎?香港人的創意足夠嗎?
「無人地帶」藝術總監鄧樹榮認為,香港人創作態度保守,最容易能夠獲得效果便是濫情及濫笑.因為最終的目的是要提供娛樂及取悅觀眾,因此在形式要有少許離經叛道,但又不能過份.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在02年9月至03年4月期間成功訪問3052名中學及大學生,完成一項名為「香港青少年創造力培養現況」調查.調查發現本港學生在激發創造力的兩大重要元素,包括提問及懷疑精神方面的興趣均告倒退。香港藝術設計學院負責人鄧國雄認為,本港讀藝術的學生都有不錯的美術天份,但通病就是欠缺創意,而缺乏創意,正正是香港填鴨式教育的後遺症.
害怕、壓迫是創意的天敵,不能冒犯的權威只能製造應聲蟲,不能突破思想及生命的框框,創意也被壓抑.思想自由馳騁,人們彼此寬容,經濟才能晉升新階梯,否則發展創意產業是一個奢談,另一數碼港及中藥港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