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意義 - 招職


我們經常聽到愈來愈多港人想提早退休,最好在40歲前便不用返工。不過,匯控集團主席葛霖(Stephen Green)卻說很多人期望退休,但卻沒有實際想過退休後要幹甚麼。

筆者在這專欄中曾提及,葛霖也是英國聖公會的非受薪牧師,他的近著《天國與財利──葛霖論金融市場》走進大部分打工仔的心坎,描述我們面對資本主義世界的職場競爭壓力與及工作動機。

雖然貴為國際大銀行大班,葛霖對打工仔的心態也非常掌握,書中描述鞭辟入裡:「有人的事業經歷不值一哂,工作了無新趣(可能打從第一天工作就是這樣,或是由於不被升調,或是由於熟而生厭)。在金融世界有許多單調沉悶的白領工作。對很多人來說,周一總是一星期中最糟的日子,周五總是最好。他們的工作只是一份職業,不是事業。」(頁116)

不少在職場打拚的人,工作是厭惡性,不能滿足內心世界的需要。
「他們工作只是為了錢;如果他們不需要錢的話,就不會工作。同時,花時間工作,就等於減除生活中真正有意義的時光歲月。工作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這目的不能在職場中實現,只能在職場以外成全。今天我們普遍以術語『報償』(compensation)來描述『薪金』(pay),正好反映上述對工作本質的了解,是何等的根深柢固。」(頁111)

正如法國思想家享利列菲爾(Henri Lefebvre) 所言,現代人往往活在這樣一種荒謬的惡性循環下:工作是為了賺得閒餘,而享受閒餘是為了逃避工作。(駱穎佳,2002年《後現代拜物教》頁11)


葛霖說:「甚麼是我的專業?社會認可的答案是『我是銀行家』。但甚麼是才是我真正的專業所表(profession)?即是說,我擁有(profess)些甚麼?」
你會如何回答呢?

駱穎佳說,消費社會下的工作是為了賺取更多物質享受而設,工作本身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 卻不受重視。……今天生產者只關心製成的產品能否賣錢,不會視工作本身為一種享受,沃夫建議我們要以工作主導的工作觀(work-oriented concept of work) 取替生產作主導的工作觀(production-oriented concept of work) ,從中回復工作的真正價值及工作者的尊嚴。(《後現代拜物教》頁95)

我認識一位朋友,她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很想離開,但她的薪金超越市價,不易離職後找回。她的煩惱是來自高薪!大部分打工仔埋怨自己的工作無前途,但事實上,大部分人讀書為了拿一份有用的文憑,為何自己的工作卻是無前途呢?他們之中,很少人決心找有前途的工作,只幻想這份工由無前途突然變得有前途。

葛霖說:「我們中間有許多人,不論基督徒與否,都是在工作生涯中漂來漂去,沒有思考是否被呼召去從事現時的工作。我們開始某一事業,是因為喜愛所知的工作內容,或因有人期望我們這樣做,或因這是給我們打開的門。」事實上,打工有兩個目的,一是為賺錢,另一是為興趣。真正能夠獲取工作的享受,唯一的出路是找一份既賺錢又有興趣的工作。大部分明知出路,卻選擇做逃兵。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