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流動-- 溜、留、流 (三)


    香港人一直視野狹窄,看不到整個人才流動的大格局.內地有非常不同的思路,我們有甚麼可以學習呢?

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有約40萬人出國留學,回國只有三分一,也就是說,中國目前仍然有20多萬留學生「溜出」海外未歸。在海外留學生中,自費出國的佔超過一半,但這批留學生回國不足一成.而生物醫學留學生的流失更顯著.不少人認為生物醫學在這個世紀將是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學科,而內地有一些統計,以往中國出外留學生,有三分之一從事生物醫學研究的。關心中國發展的人怎不擔憂呢?中國政府並非不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事實上,正如《人民日報》今年3月16日的評論,「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而誰擁有了人才,誰就贏得了主動,誰就擁有了未來,誰就能搶佔經濟發展的制高點。甚至有人形容,21世紀最有經濟效用的並不是開發礦產及其他所謂「物力資源」,而是「人力資源」。

    然而,中國的留學政策卻是:「支持留學」.在1978年,鄧小平提出要擴大派遣留學生出外,更說:「要大膽地派,要成千上萬地派」.可見,鄧小平認為,出外留學對中國的前途是積極的.因為出國留學可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知識,以便更好地為國服務。

    「支持留學」也不要緊,只要政府規定留學生必須學成回國,貢獻國家,那麼,教育投資及人才便不會流失.不過,中國政府沒有這種要求,政府當然對留學生「鼓勵回國」,但就完全不加以強迫,反而接受「來去自由」.這個「來去自由」可不簡易,中國政府公開表示,非常歡迎那些已經拿到「綠卡」(即美國永久居住證)的中國留學生回國工作,他們甚至可以保留「綠卡」.自由度之高,眼光短淺的人難以理解.

    國家科技部原部長朱麗蘭曾對留學生說過:「人生是個過程,需要經歷不同的階段。對於你們來說,出國也只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如想成大器,就得像當年小平同志所說的那樣:『要作出貢獻,還是回國好。』而事實上,最初中國留學政策是鼓勵「回國服務」,其後卻改變為「為國服務」.一字之差,意義相差極遠.

    配合「為國服務」策略的「支持留學,鼓勵出國,來去自由」的出國留學方針,在1993年寫進十四屆三中全會文件中,正式成為國策.在這個國策之下,中國留學生除了回國之外,也可以選擇在海外「為國服務」.為甚麼呢?中國鼓勵留學生「來去自由」,因為他們認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用內地的字眼,就是發揮海外智力優勢,「借腦」、「借智」,也可以說,中國鼓勵「人在曹營心在漢」.具體的措施方面,中國政府鼓勵在海外的留學生通過兼職工作、合作研究、投資和資助新公司、人力培訓、回國講學、進行學術技術交流、從事考察諮詢、充當中介人等形式來「為祖國服務」。

    從各方面資料推敲,中國政府認為,在人才交流全球化的趨勢下,限制或阻撓出國留學不單不可能,更是不可取的.思維的重點是讓人才在崗位上獲得發揮的機會,在物質上獲得適當的回報,在精神上獲得社會的認同,也就是說,令他們的價值獲得承認及回報。為國家貢獻,要犧牲內心的願望及需要,始終不能普及到大部分留學生.部分滿腔熱血的留學生,放棄外國的商薪厚職,若在「留人」不理想的環境中,最後也只會放下愛國情操,再次離開中國.

    中國甘願讓20多萬精英「溜走」,「留」在海外學習、工作,接受資本主義的磨練.20年過去,中國的客觀條例已經有改變,政府現在正想方法吸引他們回來,配合適當的時勢,推動經濟上一個新階梯.如果有長遠的眼光及廣闊的胸襟,20年的「人才溜走」最後也可以是「人才流動」,甚至是「人才培訓」而已.正如香港割讓百多年,累積市場經濟的豐富經驗及資本,之後,在過去20多年,協助中國經濟走向小康.在人才「流」動的全球化世界中,寧願讓人自由「溜」,勝於勉強「留」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