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的精神文明 之 「香港人精神」


    上兩期我們談到內地及香港經濟的發展,顯示出市場經濟是需要一種倫理做基礎,在最低層次是職業道德及經濟誠信.香港在這個層次上還算做得不錯,但要成為世界級城市,文化及倫理水平將有更高的要求.香港的精神文明有甚麼問題呢?

    政府的官方網頁形容:「香港缺乏天然資源.我們的繁榮全因擁有最珍貴的資產 -- 善於靈活變通、勤奮及具進取心的人才。」香港人精神有它積極的一面,但我們往往忽略了它虛浮的一面.沒錯,香港的成功建基於一種信念.香港人相信,香港是一個充滿機會的「福地」,透過個人勤奮及自助精神,不論是透過創業做老闆、自立門戶打自己工或考取專業資格,人必定有出人頭地的成功機會.

    這種成功最終是物質的富足及社會地位上的提升.甚至可以說,香港的生活方式就是一心一意地追求物質及地位.香港印度裔富商夏里利拉形容香港的核心就是商業,所有事物都環繞著營商.商業文化深入骨髓;沒有營商,香港便只剩下一個空殼.(Harilela, Hari 1997 “Hong Kong – A Culture Conducive to the Unimpeded Practice of Business” in Wang, Gungwu & Wong, Siu-lun (eds). 《Dynamic Hong Kong: Business and Culture》; HK:Centre of Asian Studies, HKU,p.181-2)

    香港是一個極為看重金錢的社會.我們經常說:「錢不是萬能,不過,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甚至有人形容香港人是拜金主義者,或拜物教「信徒」.不少社會學家都形容香港的文化是徹頭徹尾的物質主義.香港人甚至將經濟領域及爭取經濟成就的個人自由看成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成敗與人無攸.社會學家呂大樂這樣形容香港社會:「這是一個成者為王的社會,成功被視為個人努力的成果,而失敗則是個人的不幸,誰都沒有欠了誰.」(呂大樂,1997,《唔該,埋單!》香港:閒人行,14頁)

    香港人生活上是極現實.職業選擇不由興趣主導,而是由前途決定.香港人相信「興趣不能當飯食」.香港人不愛抽象思維,絕少談理想.內地經濟學家鄭德良這樣形容香港人:「『國家、民族、民主、信仰、道德、價值觀、理想』,在許多香港人眼裏都成了可笑、荒謬、愚蠢的字。」(鄭德良,1992,《香港奇蹟―經濟成就的文化動力》,香港:商務印書館,114頁)談起理想也加上附註:「XX是理想,當然好啦,不過賺錢是現實,如果賺不到錢,理想就一錢不值。」正如牛棚書院策劃人梁文道在一次講座中所描述的,香港人是極度犬儒,背後是沒有超越性的價值觀念.

    雖然中國社會歷來都有重文輕商的文化,但香港卻擺脫這種中國文化的羈絆,香港的物質主義甚至可以說是缺乏任何精神領域上的價值及文化所抗衡.物質主義及功利主義可以說是橫掃香港社會.

    然而,資本主義的貪婪若沒有其他文化上的制衡,會破壞整個社會的基礎.想一想,大股東將公司上市,就是企圖「魚肉」小股東、「淘空」上市公司及將上市公司視作「提款機」;企業管理層為了認股權而不顧小股東的利益,美化帳目;會計師為了顧問費而做假帳;律師為了增加收入而偽造文件。

                市場經濟以個人利益,調動個人積極性,但人性不是潔身自律的,市場經濟並不能自我規範.沒有其他精神文化作平衡的話,便容易導致損人利己、冷淡無情、不負責任的自我中心主義及享樂主義的蔓延,容易孕育拜金主義;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定律令人變得為富不仁,導致唯利是圖、爾虞我詐、背信毀約、弱肉強食及你死我活的鬥爭,例如貪污、受賄、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的腐敗;賣淫、賭博、吸毒、暴力掠奪;商業欺詐、假冒偽劣、偷呃拐騙的現象.(張悅,1998,《中國市場經濟文化論》;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12頁)

    香港精神道德「真空」,自然沒法抗衡資本主義對人性扭曲的力量.香港如何是好?下期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