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肝衰竭與不吃必理痛

8/5 分享日誌之身:  預防肝衰竭與不吃必理痛

肝衰竭比很多病難醫治,正如顧小培2013年1月24日「一視不同仁」說:

『肝的重要性不會低於腦、心和肺。昏迷(腦失去功能)的病人可以用儀器維持他的生命;心律不 整,可以在心臟對上的皮內植入一個「起搏器」 (Pace-Maker);肺功能下滑,可用呼吸機助以一臂之力:將氧氣泵入,吸走碳酸氣;但是,若病人的肝衰竭了,醫生完全沒有辦法。』

因此更重要的是預防,不過往往被忽略。
首先要注意的它的成因,包括肝炎帶菌與及脂肪肝,顧小培2013年1月24日「一視不同仁」及2013年1月25日「退而求其次」:

『在去年,香港肝臟 協會發布了一個頗令人擔憂的消息。香港約有七百多萬人,其中五分之一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帶菌者。如果把「丙型肝炎病毒」帶菌者也算進去,數目會令香港衞 生署頗為尷尬。…「肝炎病毒」的帶菌者…雖然只是「帶菌」,不是「患病」,但大可會出現「脂肪肝」的情況;那不是 好現象,因為脂肪肝可以促使「肝衰竭」。為什麼會是這樣?原來,「乙型肝炎病毒」的X蛋白質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蛋白質、都會刺激肝細胞製造一個叫 SREBP1(全名: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的「轉錄因子」(Gastroenterology, Vol. 132, pp. 1955-1967;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Vol. 355, pp. 883-888),從而成為禍端。

SREBP1屬一種「轉錄因 子」。它的功能,會帶來對肝細胞的刺激,令後者製造一個叫「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的酵素。須知三個「脂肪酸」若加上「甘油」,便會有「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造出來,也就是脂肪。當肝細胞囤積了 「三酸甘油脂」,這個問題便叫「脂肪肝」(Steatosis)。另一方面,大量的脂肪酸再而會刺激肝細胞,製造出一個叫FAS的蛋白質,最終帶來的後 果,是令細胞「自滅」(Cell Death Diff., Vol. 10, pp. S48-S58),換言之,自己殺死自己。若肝臟中的細胞逐一死亡,肝便會慢慢衰竭。…以脂肪肝為例,嚴格來說它並不是病,但會引發肝硬化、肝衰竭,就像血管硬化能引發心絞痛、心臟肥大、心衰竭。』

第一個的肝衰竭的病因來自其他藥的副作用, 2013年1月25日「退而求其次」:
『「脂肪肝」亦可以由別的原因形成,其中之一,乃是吃了 某些藥,從而帶來的不良副作用。…FDA對個別不同的副作用,有不一樣「不良」的看法,並不一視同仁;例子有如 「脂肪肝」。縱是某些藥服用後會引致「脂肪肝」,FDA竟肯「側側膊」,給予出售批文。為什麼會這樣「馬虎」?一方面,因為由「脂肪肝」去到「肝衰竭」, 還有老遠一條路,而且兩者之間並沒有必然性。另一方面,假如有一些病症真的缺乏可治療的藥物,FDA只好退而求其次,將就一下,縱是有不良副作用,也先批了再說。』

不單如此,FDA令西藥對肝特別不利,顧小培2013年1月24日「一視不同仁」:
『FDA對個別不同病症,有不一樣「不良」的看法,並不一視同仁,這可帶來很大差異,對 「服藥者」而言,知情與否舉足輕重。…FDA的準則是:任何會干擾腦、心臟和肺功能的不良副作用,均屬嚴重,殺無赦。但若一個藥只會是令病人嘔吐、便秘, 甚至出現脂肪肝,這些都可以接納。
有一個叫Tamoxifen的藥,是目前醫生用以治療乳癌的藥。這個藥原來會導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但FDA認為不算什麼,縱是有超過十篇(在上市後根據實況做出來的)「第四期臨床報告」都顯示負面數據,仍然不為所動。另有一個叫Probucol可降血脂的藥,由於發現它會經微影響心律,即使已上市了五年,FDA也不放過,下令藥廠停止出售。有趣的 是,Probucol至今仍是日本醫生最常開的降血脂藥。』

更值得留意的是必理痛,2008-07-23「適量補健」:

  『「非處方藥」是指一些不須經由醫生處方都能買到的藥。為什麼可以這般隨便?主要原因在於它們針對的病比較普遍,例如一般傷風咳嗽,不須有專業知識,只看說明書已能理解藥性,自行診斷,安全用藥;加上差不多完全沒有不良副作用,功效顯著,病人能自行察覺病情進度。不過,話得說回來,無論如何,這些總是藥,不是一般食物,服食仍須小心,尤其不能忽略的,是要遵從指示。在香港,《公眾生及市政條例》下面的〈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在藥物╱食物的包裝方面,有明確規定。例如「必理痛」(Panadol)藥瓶上的標籤清楚說明:若干小時服一次,每次不能多過兩粒。這是因為若是服食過量,肝很容易會受損。原來,肝細胞用來排毒的一個生物催化劑(叫P450)能把「必理痛」轉為一個對肝有毒的成分,叫NAPQI(全名 N-Acetyl-P-BenzoquinoneImine)。本來,肝細胞有一個物質,叫谷胱甘(Glutathione, GSH),足以中和NAPQI;但若服用過量,肝細胞在用盡了GSH之後,若還未能完全中和掉NAPQI,那些倖存者會毒死肝細胞,造成急性肝衰竭。』

不過,我認為每個人體質不同,肝功能有異,怎知每次不多過兩粒便沒有問題。我選擇和痛共處,也不吃必理痛。

還有值得留意的,必理痛不是用作慢性的疼痛的,2011-08-22 「忍痛止痛」:

『必理痛不能多服。成年人每天最高劑量是4,000 mg,過多會引發急性肝衰竭。必理痛也只是突發性疼痛的止痛藥,並不太適宜用來處理慢性的疼痛』

第三個成因來自毒菇。2006-05-06 「丙肝病人的新希望」:

  『最能令肝細胞自滅(Apoptosis)的東西,是有毒的菇。有一個很像草菇的Amanita Phalloides,是頭號黑手,被它毒死的人,比所有被其他毒菇毒死的人加起來都要多。』

第四是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2006-05-06 「丙肝病人的新希望」:

『還有是感染了肝炎病毒;其中最不幸的,是經輸血得病。
  在七十年代,全世界的輸血中心都察覺到一個很棘手的問題:血液被一個不知名的肝炎病毒染污了,既不是甲型,又不是乙型,無法驗明正身;這是後來稱之為丙型肝炎病毒。這病毒的結構,一直要到1989年才被學者找出來,但仍未有對付它的方法。試用甲型干擾素(Interferon alfa, IFNα),連續六個月,能斷尾的只有約十分之一;要連續用一年,才能稍稍增加痊癒率。現在的標準治療方法,是在用IFNα之同時,也用另一個抗病毒叫Ribavirin的藥。這一種組合,可以把療效升至約40%。若再把IFNα改良(叫PEG-IFNα),可有54-56%的病人治癒,但這已是一個極限。所以,在統計上來說,丙肝病者中近一半人只有慢慢等死。

  IFNα能夠對付多種病毒,但對丙肝病毒卻束手無策。原來,一般病毒都能借用細胞本身有的機制,大量製造自己的遺傳物質和蛋白質,從而在細胞中大量繁殖,過程像包雲吞,把一粒蝦(遺傳物質)和幾粒瘦肉(蛋白質),用細胞的一點點細胞膜包裹,成為全新的一粒病毒。IFNα的作用,在於能干擾病毒的蛋白質合成,其中的關鍵部分,是一個叫干擾素調節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y-3, IRF-3)。但丙肝病毒有一個蛋白叫NS3/4A,能把IRF-3廢掉,IFNα也就失效了。因此,若要重振IFNα的功能,要先下手為強,廢掉NS3/4A。

  幾年前,莉莉藥廠(Eli Lilly)請小藥廠Vertex替它研發一個可以抑制NS3/4A的蛋白抑制劑。其後因莉莉藥廠退出抗病毒藥市場,這計劃也就停下來了。但Vertex在一些研發了的概念藥中,挑選了編號VX-950的來做口服的臨床測試,針對一些對IFNα和Ribavirin沒有反應的病人。出來的效果異常好,能將血內的病毒數目跌低過化驗的極限,跌幅超過一萬倍。現在,FDA將VX-950定為快速通道概念藥,主動協助Vertex把它盡快推出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