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B地球供核電發展-香港商報 1/4/2011

筆者不是核專家,但在日本核擴散危機之後,閱讀名家之議,反核立場更形堅定。例如經濟學博士羅家聰說:「今次災難的教訓,是在一些後果可以很嚴重的問題如核電上,我們應重新審視傳統思考方法。一些百、千、萬年一遇的黑天鵝事件,機會極微。然而一旦出現,後果卻是滅性的。按機率乘以事件後果的預期值計,數字很小,於是去馬。但我們可曾問過,真的承受到後果嗎?日本當局曾指仙台30年內發生6級或以上地震的機率為3%7%,概率分布有否出錯?就算對,3%7%真出現了,收到科嗎?這點,我們宜認真思考。」

 

    風險應是最大的可能損失

 

    預期值(expectedvalue)思維是假設事件有可能出現很多次。簡單來說,破壞性地震有3%機會率,損失100億元;沒有地震的機會率97%,經濟利益10億元。若運作1萬年,有很大很大機會在300年內出現破壞性地震,總共損失30000億元,不過在9700年內便賺得97000億元。總計,萬年總得益是67000億元,每年6.7億元。

 

    預期值(expected value)是人的算術,方程式就是:

 

    得益事件得益金額×得益事件機會率-損失事件損失金額×損失事件機會率

 

    即:10億元×97%-100億元×3%9.7-3億=6.7

 

    但若100億元損失一出現便令核電廠倒閉,還有萬年得益嗎?

 

    科學家非常努力發展核技術,專家都說,大眾的擔心是因為缺乏核知識,但人類駕馭核子的技術有多高呢?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古偉牧便提出,核電燃料棒燃燒過後,仍然會不停釋放輻射,核電專家已經提升核電技術到「第五代」,又設計出一種安全包圍燃料棒1000年的科技。功業真的是「名留千古」!不過每個核電反應堆大概每1.5年就需要更換燃料棒一次,而曾燃燒的燃料棒,24萬年後才自然停止。現在控制了千年輻射,但還有23.9萬年,我們留給後代解決吧。這真的是「遺毒萬年」。

 

    那麼多核物料及廢料不單帶來管理問題,更是恐怖襲擊的隱患。再加上天有不測之風雲,地球氣候大變遷之際,水位可能不斷上升,建在海旁的核電廠預算了多少水位上升呢?

 

    專欄作家羅耕說:「人類認真研究地震不過是200年的事,故數據歷史不足令人容易忽視很多年才一遇的黑天鵝式大地震之風險。」香港遭受地震的可能性有多大呢?他引述天文台科學顧問丁原章教授撰寫的《廣東和香港地震風險概論》,說:「1605731(明朝)海南島東北部瓊山之7.5級大地震。瓊山距港四、五百公里,跟今次震央與東京的距離相若。該書記載,與瓊山距港相若的靈山,1936年也曾發生近7級地震,可見這些近港大地震,並非如想像中般罕見。……放眼千年數據,10671969年間,大亞灣東南偏東約20公里的南中國海便發生過66.75級地震,震央距今核電廠位處的大鵬半島僅50公里。」

 

    千年一遇的機會率很低,但萬一出現,我們沒法再來一次。

 

    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接受專訪時曾說,美國三哩島和烏克蘭切爾諾貝爾的核電事故有一個共通點,都是發生在半夜。半夜容易犯錯。他曾考記者:「世上什麼東西最不可靠?」記者很聰明地回答:「人。」

 

    在福島事件「風頭火勢」之時,核電廠當然展示高度警覺性,但二三十年後又會如何呢?人的算術有多準確呢?人算比天算更好?

 

    筆者的投資理念和主流的說法不同,風險應該是最大的可能損失。即使某一不利處境出現機會微乎其微,但萬一出現,卻可能令我們永不翻身,我們應全力避免。

 

    致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聰明的人類有預算應急計劃,即所謂Plan B(B計劃),但大家可否知道環保行動有一句口號:「There is no Planet B」,天下沒有B地球!

 

    即使為減排暖氣,核電有極大經濟誘因,但它的可能代價是否太大?

 

    愛爾蘭、丹麥、葡萄牙等國因考慮到核電可能帶來的巨大災難,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關閉核電站,選擇其他清潔能源。美國三哩島核洩漏事件之後,奧地利進行全國公投,通過了禁止核能的決定。奧地利其後確定了「無核能邦交」政策,更向擁有核能的鄰國提供技術及資金支持,以確保奧地利人民免受核電危害的威脅。

 

    事實上,在1986年,前蘇聯的切爾諾貝爾核電站所發生的爆炸事故,掀起了全世界的反核運動。丹麥民間組織的反核運動聲勢浩大,丹麥政府其後禁止在丹麥建立核電廠,轉而發展可再生能源。30年後,丹麥能源利用效率已經是過去的120%-130%,而18%的總能源及30%的電能來自可再生能源。(參考孫海燕「丹麥成為可再生能源國的『秘訣』」,《社會觀察》2010年第9)是時候重訂全球能源方向了!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研究員鄭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