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加工廠走向製造廠


《葉問2》旺場,內地觀眾叫好又叫座,票房「井噴」,觀眾在影院內激情鼓掌.不過,它也引起一些爭議;《南方都市報》有一篇探討的文章,副題便是「《葉問2》故事被指『愛國主義春藥』」(5月5日).

本地的文化研究學者馬傑偉也形容:「當葉問徹底擊垮拳王,面向所有人莊重發言:今天的挑戰,不是為了炫耀中華武術,而是要告訴大家,人格平等、彼此尊重,才是最重要的。……在國內,打走英國佬的快感,配合大國抬頭的自尊,葉問拳頭如雨,觀眾拍爛手掌。」國人的行為反映一種投射,因為國家一直在國際上被看扁.這是不是事實呢?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高端製造業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之一便是高檔數控機床.甚麼是機床呢?機床又稱工具機,那些用來加工零件、組裝汽車的各式各樣的巨大機器,就是機床。沒有機床,中國只能停留在「世界加工廠」的地位,要踏進「製造工廠」,第一個需要跨越的「門檻」,就是機床。

內地一家龍頭企業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在早幾年,帶著機床去美國參加國際機床展,不單被看扁,甚至被辱.《中國新聞社》(2010年5月10日,「世界第一 樂中見憂」)便報道當時的侮蔑:「當時,他被安排在地下室。大家想了想,再怎麼說,沈陽機床都算是中國工業實力的一個代表,不能太丟人!去問人家,『能不能搬到大廳去』,主辦方回答,你還沒這資格,給錢也不行。『受刺激老大了』!關錫友說,他這才真正認識到中國製造在別人眼裡到底是什麼地位,那種被輕視的滋味,永遠忘不掉。」

這種滋味令沈陽機床更發奮圖強,在2004年併購德國希斯公司,重組雲南CY集團,2005年入主昆明機床廠,因此現在在A及H股(上市編號00300)都有上市地位.經過數年的發展,沈陽機床已經在去年,完成銷售收入120億元人民幣,世界機床企業排名中上升到第5。

商務部長陳德銘說,企業家們報給他的一些需要採購的東西,美國到現在還不願意賣給中國,其中包括數控機床、電腦、航空航太等民用技術及零部件,數值數以百億元計。最近,美國打算在今年夏天開始,放寬高科技對華出口,中國機床的發展會否獲得刺激呢?上文的報道引述剛從德國回來的關錫友說:「德日美同行對中國新一輪的技術封鎖開始了,我們再不爭氣,就沒希望了,不能永遠替別人打工。」大家不要對西洋以至東洋的說法有太多的期望.

關錫友更透露發展的障礙。自從收購德國希斯以來,沈陽機床在德國推進了研發活動,但屢屢受到德國政府阻攔。有一次,他們拿著自己研發的機床到德國國家應用技術研究院去研究,可結果出來後被德國政府控制技術轉移辦公室、情報機構和工商總會三個部門聯合叫停,其理由是,此類研發活動屬於基礎共性技術,甚至有可能誕生革命性的創新,不允許轉移。


「高端技術人家不會給你,也不想讓你得到」。他說,中國的技術水準已經到了「找不到老師」的地步,嚴密的技術封鎖會成為常態,靠「引進-消化-吸收」的路子走到盡頭了.所有工業強國不會總是依靠別人的技術,中國再進一步必須靠自己了。

人家不會轉移給自己,其實也是非常合乎情理,英國的阿克萊特紡織機是19世紀世界上最先進的工作母機,便被英國人視為秘不外傳的富國之寶。後來,這種技術如何傳到美國呢?答案是「偷竊」,由後來的美國「製造業之父」走私而傳入. 1789年,21歲英國工人斯萊特假扮成農民,改名換姓,逃過英國當局的出境監察來到美國。他憑著驚人的記憶和機械技能,複制出了英國的阿克萊特紡織機,斯萊特亦因此被稱為美國「製造業之父」。在很長時間裡,美國正是靠複制別國技術、「偷竊」別國發明專利起步.

結果,美國以不到60年的時間超過英國而位居世界機床霸主,德國同樣用了60年趕超了美國。日本則以不到60年時間躋身世界三強。2009年,中國機床行業完成總產值4014億元,首次成為世界機床第一大生產國。然而,高質素的機床技術仍然未握在手中,中國機床行業仍然路漫漫,是否亦需要一個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