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


   打算在香港集資九十億元的內地風電設備製造商金風科技,認購反應不理想,市傳該公司願意削減招股價下限百分之八點六,承銷團並無樂觀回應,公司不願再大幅割價,於是決定暫緩上市.

市場看扁金風,但它卻值得細談.金風是華銳風電之後,內地第二大風力發電機組製造商,目前擁有國內近兩成的市場份額,連續9年銷售額增長率超過100%,已經成為全球第五大風電設備商,

以往,由於風電設備製造業的核心技術——直驅永磁技術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內地風電整機製造商必須從國外買技術許可證,每生產一台風機都要向國外設計公司交專利費。有專家便舉上海電氣為例,他們現時仍然是購買了德國Dewind公司的特許才能經營.「交了訂金後,德國人給圖紙手把手地教如何製造一套風電設備,不能做任何修改創新。沒有自主產權,也就是說在技術上只能亦步亦趨地跟著德國走。」(《中國新聞社》 2009年12月22日 「中國清潔能源缺乏核心技術」)

2008年,金風斥資4千多萬歐元收購德國風機設計公司Vensys70%股權,由此掌握了直驅永磁風機的全部「秘密」.自此金風不須支付專利費,更變身成為來自印度、阿根廷與歐洲等國客戶繳交專利費的收費者。

通過這宗跨國收購,金風成為中國首家掌握直驅永磁技術的企業。金風董事長武鋼說起2008年的那宗海外收購時滔滔不絕:「當我們真正瞭解了Vensys的全部技術方案之後,高興的心情無法表達,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經濟觀察報》2009年11月23日 「金風的海外淘金術」)

由於Vensys擁有世界風電尖端技術研發能力,是全球開發永磁直驅技術的領先者,因此一直被通用電氣(GE)等多家國際巨頭覬覦。為什麼金風能夠勝出呢? 武鋼解釋:「原因是,中國日趨成熟的風電市場已經成了全球的投資熱點。」

因為這宗收購,金風獲得了其成熟的技術團隊和核心技術。金風把中國工程師派到德國,把德國工程師請到國內,千方百計製造機會讓研發人員一起工作與交流,把老外腦中的技術「吸」出來。據報,這招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而金風的工作文化亦變得相當國際化,在業務部門中,金風從丹麥維斯塔斯(Vestas)、通用電氣、西門子(Siemens)等世界頂尖風能企業吸納國際化人才,因此具有海外背景的金風員工數量已經過半。

不單人才國際化,金風的銷售目標亦是國際化,未來將以歐洲、北美及澳洲為三大目標區域市場.透過Vensys,金風在德國建立生產基地,又利用Vensys的品牌打入了歐洲市場.去年,金風亦收購了美國明尼蘇達州UILK項目,總投資1千多萬美元,並且開始加大在美國市場的投資力度,包括銷售風機設備和建設風場。

特別值得深思的是金風的海外策略.它不只直接向外出口風機,更利用自身的資金、技術優勢,通過全資子公司如北京天潤新能源公司,投資海外風電場,以帶動風機的出口,這就是他們的「開發銷售」模式。這個模式會否冒上太大的風險呢?

事實上,內地的風機設備製造市場出現激烈的價格戰,《經濟參考報》便報道,有些「製造商」為求生存而變身為「開發商」,即由風電裝備製造向風電場開發轉型。(2010年6月7日 「中國風電裝備業進入『大浪淘沙』時代」)風機設備售價節節下跌,製造商純利率被嚴重蠶食。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東遠稱之為「面對蛋糕集體自殺」行為;湘電風能公司營銷總監鄒長寧形容這是一場 「鮮血淋淋」的價格戰;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用「慘烈」一詞來描述當前的市場競爭。

絕大多數內地風機製造商只是通過國外技術轉讓的方式進行整機組裝,競爭力不高,全球領先的風機企業亦不願把一流的技術轉給他人的.金風有機緣買下重要技術,開始在風機製造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再加上有良好的市場增長率,初步通過價值投資的篩選,可以再作仔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