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不要做鴕鳥日本人相信隨著時間過去,問題會自動消失。然而,問題消失須要的時間可能為數十年,甚至永無解決之日。超強的忍耐力及保面子的文化令日本人做鴕鳥,日本經濟也便迷失20年。作為打工仔的你,會不會一如日本人做鴕鳥?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就業崗位有沒有前景問題,自己所投身的行業有沒有夕陽化的危機呢? 日本的「和為貴」哲學 另一個是「和為貴」。不過日本人的「和為貴」比中國人的更極端。《中國文化報》曾有一篇文章分析日本企業文化的特徵。( 2005年6月8日《美日跨國公司企業文化比較》)「和」正是日本企業管理範疇中的哲學概念和行動指南,而「和」源於中國儒家倫理。中國儒家理論強調的是「仁、禮、義」,而在日本則強調「和、信、誠」。日本企業文化強調營商最重要的是與他人合作。而追求與他人的和諧相處,同時也要時刻約束自己。 日本人永不說「不」 在2005年,楊顯中擔任香港中文大學EMBA論壇的客座嘉賓,教導學員不要問連續數年虧蝕的日本企業當事人如何走出困局。他強調:「永遠不要直接問他如何處理公司的虧蝕問題。 」有關問題的提問應該要繞一個圈子,例如問對方最近的市場、競爭及困難等。 前美國聯邦儲備局局長格林斯潘在其近著《我們的新世界》中談及90年代日本的經濟危機,他曾在一個演講中談及解決銀行問題的方案,他認為應該促使債務人破產,將其銀行擔保的財產清理。時任日本首相宮澤喜一聽完後,溫柔地笑道:「艾倫,你對我們銀行問題的分析非常有見地。至於你的解決方案,那不是日本的方法。 」迫債務人破產,將其財產一筆勾消的做法應該避免,就像應該避免裁員一樣。他說:「日本人嚴格遵守禮教,因此,丟臉的事完全不用考慮。 」( 頁333 ) 他們相信隨著時間過去,問題會自動消失。然而,問題消失須要的時間可能為數十年,甚至永無解決之日。超強的忍耐力及保面子的文化令日本人做鴕鳥,日本經濟也便迷失20年。作為打工仔的你,會不會一如日本人做鴕鳥?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就業崗位有沒有前景問題,自己所投身的行業有沒有夕陽化的危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