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工作不應是職場工作態度

上周介紹過「草食男」,今周再談另一個和草有關的職場典故,那就是「乾草市場屠殺」事件。

急性「自殺」的香港人
日本出現年輕的「草食男」族群,對工作沒有上一、兩代人那麼積極。他們沒一般男子自信,也不熱衷與人競爭而自甘站於邊緣。

不少人認為不論做打工仔或是老闆,都應該「搏殺」才會令社會進步。然而,甚麼是「搏殺」呢?是「殺人」,還是「被殺」?那麼「搏拉」的行為究竟造成「拉人」,還是「被拉」呢?「搏炒」究竟造成「炒人」,還是「被炒」呢?答案很明顯,香港人一直是急性「自殺」的。

「乾草市場屠殺」
「乾草市場屠殺」是美國史上最早的一次流血工潮。在1884年,美國勞動階層每天普遍須要工作十多小時,工人們發起了「三八制」運動,並在芝加哥成立「八小時協會」,爭取八小時工作日。不過工人超時工作的情況並沒有因而得到改善,工人於是就在188651日舉行全國大罷工,約三十五萬人參加,大批工人示威遊行,令全美國經濟陷於癱瘓。5 3 日芝加哥政府出動警察進行鎮壓,開槍打死兩人,事態擴大,5 4 日罷工工人在乾草市場廣場舉行抗議,由於不明身分者向警察投擲炸彈,最終警察開槍,史稱「乾草市場屠殺」( Haymarket Massacre )。七名警察在事件中死亡,亦有八名工人分別在當場死亡或其後被絞死。在1889年開始,51日便被定為「國際勞動節」。

更新工作與生活的關係
香港的「正常」職場生活是「工作、工作,再工作」;「乾草市場屠殺」代表一種「三八制」精神 ── 「八小時工作、八小時閑暇和八小時休息」,也就是「工作、閑暇、休息,再工作」。

香港人是否應該更新我們的工作與生活的關係?被工作完全主導的生活,不但沒有質素可言,更令個人以至整個社會失去平衡的表現。百多年前的美國工潮已經流行《八小時之歌》:「我們要把世界變個樣,我們厭倦了白白的辛勞,光得到僅能餬口的工資,從沒有時間讓我們去思考。我們要聞聞花香,我們要曬曬太陽,我們相信:上帝只允許八小時工作日。我們從船塢、車場和工廠,召集了我們的隊伍,爭取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歸自己!」

不停工作不應是職場工作態度的標準水平,在八小時發揮最大的工作效益及效率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