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強上班」 比缺勤影響更大職場新視角文:鄭建生 (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研究員,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在職場上,員工的缺勤 ( absenteeism ),一直備受僱主關注,但原來‘presenteeism’對企業的生產力影響不遑多讓。‘Presenteeism’有譯作「無生產力上班」,也有譯為 「勉強上班」。這是描述員工雖然在工作崗位上,但卻因壓力、沮喪、受傷、生病或頭痛等問題,而導致不具生產力的現象。 不過,「人在心不在」,責任不一定是在員工身上,反而他們可能非常勤力。勉強上班者往往為了保護工作崗位或強調對工作的投入,刻意違常地超時工作,即使患病、受傷或疲倦不堪,仍然勉力上班。勉力是勉強的同義詞,勉強上班也自然拖低生產力。 「勉強上班」比缺勤造成更大生產力流失 睡眠不足導致「勉強上班」 2006年10月份《哈佛商業評論》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中,哈佛大學醫學院的講座教授柴斯勒 ( Charles A. Czeisler ) 提及他的研究結果:「24小時沒睡覺或是連續一個星期每晚只睡四、五個小時,會令人的機能受損程度相當於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0.1%。而連續24小時值班 的實習醫生出事的機會率增加了1.7倍,幾乎出事的機會率更增加4.6倍。 」他強調:「現在的職場文化讚揚睡得少的人,就像我們以前讚揚『千杯不醉』的人一樣,讓我很驚訝。 」 柴斯勒建議所有企業應該有一套「睡眠政策」,除了讓員工參加「睡眠課程」及讓出差的行政人員起碼有一天去調整時差,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令大家超時工作,否則最終受害的是企業本身。( 參閱《都市日報》2006年11月6日《睡眠大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