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能源業發展空間大

職場新視角

「綠領」人力市場急促增長,例如英國環境工作人力資源公司Acre Resources在2008年的報告便指出,英國環境相關工作人力市場大幅成長,新能源等「綠領」人數增長兩成,碳權交易員 ( Carbon Trader )、分析師及項目經理人更增長三倍。

然而,香港製造業已經式微,新能源發展對香港職場的帶動是否比其他地方較弱呢?不,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理應有很大發展空間。


碳權交易員

文章首段所提及的碳權交易員,正是一種將來愈來愈吃香的工種。所謂「碳權」是企業可以排放碳的權利,有如一種配額,如果某一企業碳排放量超過這個配額,便須要向未用完排放量的企業購買碳權的額度。

碳交易起源於2005年生效的《京都議定書》,主要的發達國家都有份締約,願意減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不過,前總統布殊執政的美國卻沒有簽署。締約國須在2008至12年的五年間,以1990年水平計減少5%二氧化碳等六種溫室氣體排放量。

為了符合規定,國家或企業如透過科研、節能或利用清潔能源等超額減排,便可利用碳排放權市場,把剩餘的排放配額轉售予其他須要增加排放的國家或企 業,變相賺取「環保回報」。碳權的出現,促成不同的衍生工具,也形成碳金融市場。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碳權金融市場成交額的增長驚人,在2005至08年這三年間,每年都增長超過一倍。在 2008年碳市場交易額已經高達5,000億港元。更有市場人士形容碳交易市場的潛力比石油及黃金更大。

核證減排

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則 獲鼓勵投資減少污染的項目,然後把減少的排放量經第三方核證,出售予有需要的國家或企業來彌補減排不足。這就是所謂「核證減排」。據估計,發達國家在減排 限期前將無法達標,核證減排配額便成為搶手貨,市場規模預料可達1,500億美元。而中國正是核證減排的主要供應者,佔全球碳排放權交易額約八成。香港交 易所在今年6月便發出諮詢文件,探討發展核證減排期貨的可行性。

香港須急起直追

不少市場人士都認為,香港可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成為內地以至亞太區內的碳交易主要市場,更可以帶動相關的融資、專業服務、環保技術及其他周邊業務,證券、會計、財務、法律、管理及工程等多個行業均會受惠,有政黨估計由此可創造10萬個職位。

不過,內地多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及天津都宣布成立環境交易所,因此香港必須急起直追,否則為時便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