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 - 對職場的啟示

職場新視角

曾擔任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中國代表團代表達10年的中國人民大學環境經濟學教授鄒驥認為,中國要達成下降40至45%的碳強度減排目標,是要付出艱 苦的努力。他在一個論壇上形容:「假如我是發改委主任,假如我能做這個主,我不會答應把目標定那麼高。 」這意味著在內地的經營者要作好準備,今後很可能得多交水費、電費及車錢等。

爭逐新能源汽車產業

在這論壇有另 一位演講嘉賓,他是西門子 ( 中國 ) 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孟凡辰。他提到西門子將開發一種雙向充放電的智能電動汽車,車輛更可以做儲能設備。鄒驥聽後大為興奮,擊節讚賞:「這真是非常好的技術 和設想!」事實上,為了迎接低碳時代,中國已經決定大力發展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之一便是新能源汽車。

事實上,各國都爭逐新能源汽車產業。中國電動汽車技術一點也不落後。不過,快速充電系?和充電站的建設卻是發展電動汽車的阻礙,若不能突破,電動汽 車仍然難以普及。然而,新能源汽車爭霸戰還是在春秋時代,美國走氫燃料和乙醇汽油技術路線;歐洲選擇柴油汽車和氫內燃機技術;而日本發展混合動力,哪一個 技術能夠跑出仍是未知之數。

人糞作燃料

另一國家挪威則推出雙 重環保的新能源車。挪威首都奧斯陸打算在2010年推出一款新型公車,以居民的排泄物提煉而成的生質甲烷作為燃料。每人平均每年產生的排泄物可產生的生質 甲烷約等於八升柴油,因此25萬名居民的排泄物足可以供應80輛公車行駛10萬公里。這一方面節省燃油,一方面也減低人類排泄物所產生的甲烷,而甲烷是一 種比碳更嚴重的溫室氣體。

廚餘循環

吃剩的食物稱為「廚 餘」,亦是製造大量甲烷的來源。於東京川崎市的NEC玉川事業所,可容納1,400人的員工餐廳,員工吃剩的飯菜,會統一集中到地下室的「廚餘處理系 統」,這套設備可將剩飯剩菜處理成堆肥,累積到一定的量之後,就分送給附近的農家。農家利用這些堆肥種植有機蔬果,為了感謝NEC免費提供肥料,於是以便 宜價格賣給NEC員工餐廳做料理,形成整個循環。

這間員工餐廳除了做到「從搖籃到搖籃」的環保原則之外,也採用先進的訊息科技系統。在選餐的人龍前端有一個類似收銀機的機器,是一種稱為 ‘Comedor’ ( 西班牙文為「飯廳」之意 ) 的管理系統。這套系統沒有任何按鍵,因為所有餐盤都內建RFID晶片,員工只要把選好餐點的餐盤擺上Comedor,就會自動計算兩種數字:一個是食品價 格,而這系統自動從薪資扣款;另一個是食品的卡路里,提醒員工注意身體健康與腰圍。

事實上,內地也推行更大規模的建設計畫,名為「物聯網計劃」,也是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少職場崗位的工作流程勢將出現大變,下星期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