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成功的第八個習慣

柯維 ( Stephen Covey ) 曾被《時代雜誌》譽為「人類潛能的導師」,是專業教練 ( coaching ) 的啟蒙思想家。他撰寫的《與成功有約》,在全球70個國家以28種語言發行,銷量超過一千萬本。他提出成功有高效能的人,應培養出七個習慣。後來,他提出「第八個習慣」,令職場人士由高效能邁向卓越。

如何建立第八個習慣?
在工作崗位上,有多少人專心工作呢?你可能會回答說:「很少。 」事實上, 很多人花時間於辦公室政治,講是非 ( gossip )、躲懶、閃及卸 ( 逃避責任 )。用球賽來作比喻,球員往往不是跟對方球員競爭,不是沒精打彩,便是與自己的隊友競爭。富蘭克林柯維公司 ( FranklinCovey ) 與哈里斯互動公司 ( Harris Interactive ) 創立「執行智商」 ( Execution Quotient, XQ ) 問卷,曾調查了23,000名居住在美國的全職工作者,發現職場的荒謬現象,包括:

‧只有37%的人清楚企業目標及設立的原因
‧只有20%的人清楚自己的任務和目標之間有何關聯
‧只有50%的人對於自己一周以來完成的工作感到滿意
‧只有20%的人對企業或團隊的目標有熱情
‧只有33%認為自己的工作環境是一種雙贏的環境

大多數人不清楚其企業的目標,或者不清楚組織最優先的事情是甚麼。這是一種疏離現象。

用足球賽作比喻
柯維用足球賽做比喻,場上同隊的11名球員中,只有四個明白哪一邊是自己的球門,只有兩個球員關心比賽,只有兩個球員知道自己的位置及知道自己該做些甚麼。無怪乎自己球隊勝負不重要,反而自己的表現比己隊隊友更重要。

職場人士不能在工作崗位上成長,他們感到沒有成就感,或是感覺不到振奮。最準確來說,他們感到沮喪。柯維說,由於不能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熱情、才智及能力,個人和組織為此付出的代價,比所有的稅款、利息及勞動力成本加在一起還要多 ( 頁12至13 )。

執行商數的重要性
有一位培訓師曾撰文,講述XQ的重要性。她說,在經濟、行業或企業,都可能出現危機,而在危機中看到轉危為機的機遇,這須要精明有遠見的眼光,這是一流的「智商」 ( IQ )。能夠及時把握機遇,把機遇變成事實,造就自身的特色,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須有幹練的運籌手腕與執行能力,這是不是XQ呢?

在大企業中,管理階層的IQ一定不低,而香港人的執行能力普遍很高,但對於柯維來說,這卻不一定是XQ高的指標。相反,大部分領導者IQ高及轉數快,但卻沒耐心跟下屬溝通。有些管理人將下屬視如奴隸,怎樣對待他們也可以;有些只看見業績、銷量及目標,其實都是個人的榮辱,心中也就只想著爭勝,其他人是爭勝的工具,這些管理人完全不理會其他人的感受,在他們心中,一仗功成萬骨枯。

不過,柯維認為,新時代才不能停留在這樣的思維,否則不能臻至卓越,職場人士不是企業或管理人的工具。相反,他提倡「完人思維」,下期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