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具破壞性能量為 建設性的力量和方向

上星期提到提及一個研究,讓7至9歲的貧窮小童面臨一個選擇,即時收10美仙還是到中學畢業離開學校時才給他10美元。到他們年長進入職場,65%當年選擇10美仙者仍然貧窮;反之,70%選擇10美元的小童成為中產。大部分人停留在貧窮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欠缺耐性。
     
自愛
脫貧所須要的耐性有更深一層的心理質素。在行為上,有紀律的人能夠接受當下的少額賺蝕及得失,著眼於未來的大額賺蝕及得失。不過,為何他們能夠有紀律呢?是先天性格造成?耐性可以鍛煉嗎?其實,紀律背後有一個心理條件,那就是自愛。不自愛的人自然著眼當下的得失,因為他不相信自己有更好的未來。

昇華壞脾氣
第二是轉化的能力.在貧窮中,難免面對很多逆境,沒有資源,也可能受到歧視,有很多不滿及沮喪.很多人以為情緒必然阻礙人的成長。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相反,它是人真正自我的呈現訊號,更是人生的能量來源。例如,很多人看壞脾氣是破壞性的,其實只是因為大部分人採取錯誤的處理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昇華。人類歷史上做得最好的很可能就是甘地。

甘地的孫女說,「如果沒有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我們也就不會有甘地。…… 因為在南非存在著種族歧視,他到達那裡的一個星期時間裡飽受羞辱。就因為他的膚色,他被人從火車上趕下來;這對他來說是一件奇恥大辱,所以他就在火車站的站台上坐了一個晚上,思索他應該怎樣做才能夠得到公正的待遇。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憤怒,他狂怒不已,一心想要尋求以眼還眼的公正。他想要對那些羞辱他的人動粗。(《高效能人士的第八個習慣》頁191 )

他又想到立即返回印度,但他說:「你不能逃避問題,你應該停下來勇敢地面對問題。 」這兩種方法其實都不是理想的方法,沒有處理背後的訊號及能量。最後,他決定以非暴力的方式面對世間的不公平。非暴力爭取權益的思想及行動正式在這一個洞見之下誕生。 

轉化破壞性能量
脾氣其實是面對一個不能接受的處境,同時感到一份能量。極壞的處理方法有二,一是發泄脾氣及亂發怒,這其實是不正面面對那個處境,同時將那份能量向他人宣泄及暴露。另一極壞方法是怒火中燒,或所謂「谷氣」,那就是不正面面對那個處境,同時將那份能量收藏。然而,那只是築起堤壩,但洪水太猛便會突然破堤。

不是所有人都可能提升至甘地那麼高的境界,但成功的人懂得將有破壞性的能量,運用為建設性的力量和方向。脫貧以至在職場成功的最重要條件就是掌握這種心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