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大不是問題 重點是窮人生活有否改善

貧富差距大本身不是一個問題,莫非窮人生活沒有改善,而富有的人變窮,社會的貧富差距縮小了,社會便進步嗎?當然不是。核心的關注應是,窮人生活有沒有改善。

香港貧富差距排名世界第一
根據聯合國發展計劃的《2009年人類發展報告》(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香港堅尼指數為43.4,貧富差距竟然是排名世界第一!

而根據樂施會《香港在職貧窮家庭狀況》( 2010年 ) 報告,全港最貧窮的一成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仍停留在2005年的3,000元水平。而在職家庭跌入貧窮網的數量不斷上升,有十二萬多戶每月入息,比相應人數住戶的平均綜援金額更低。這其實是一個警號,若不是有自力更生的信念,12萬貧窮戶會變成整個社會的額外福利對象。

不過,這或許也是一個社會進步動力的訊號,雖然這不是一個健康的表現。

「貧窮人的文化」及「文化上的貧窮」之別
《信報》一個專欄提及窮人改善生活的機制。人類學家Oscar Lewis在1940年代研究在美國的墨西哥人時,提出「貧窮人的文化」及「文化上的貧窮」兩個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向。我們常說3歲定80歲,他則發現關鍵期是6至7歲。小童到6至7歲時開始吸收基本價值觀及模仿父母或鄰近人的行為,如那時養成「貧窮人的文化」,他長大後90%變成窮人;反之,活在「文化上的貧窮」上的小童,長大後90%變成富人。

重點就是「貧窮人的文化」及「文化上的貧窮」之別。

何謂「貧窮人文化」?
A. R. Mahrer教授在華盛頓州一間小學 ( 共234個男孩 ) 年齡7至9歲時,給他們一個選擇︰
( 1 ) 即時收10美仙;
( 2 ) 到中學畢業時收10美元。

到1980年這234個男孩都在社會上做事,65%當年選擇10美仙者仍然貧窮,只有35%成為中產,反之當年選擇10美元者30%仍然貧窮,70%卻成為中產。很明顯,前者沒有耐性等幾年,雖然收穫多100倍。大部分窮人最欠缺的就是「耐性」。

何謂「文化上的貧窮」?
1960年代Rosenhan教授找出部分家庭雖然貧窮,但父母都是「利他主義」,即十分願意幫助其他較自己更窮的人。他們的行為令自己的孩子從小便養成對金錢正確價值觀,十分歡喜幫助別人,可惜自己又沒有能力,漸漸變成努力學習本領以便日後能賺多一點錢,到時自己便有能力幫助別人。

或許這研究沾上理想主義色彩,不一定所有變富的人都那麼「利他」,不過,這研究仍然有兩個重要脫貧的心法。

先說第一個心法。幫助比自己更差的人從而脫貧是有心法基礎的。貧窮往往令人自怨自艾,自暴自棄。能夠走出這個貧窮框框的其中一個心法,就是看到他人的更惡劣情況。看到他人的更惡劣,又能感受到自己的足,發展出自己做他人「貴人」的生命動力。一個做他人「貴人」的人,他自然有「貴人」,於是他自然地有更多發展機會,脫貧機會大增。「貴」是「富」的重要要訣。至於第二個心法,下期再談。

文:鄭建生 (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研究員,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