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的精神文明 之 「香港人心理陰影」


     香港精神道德「真空」,沒法抗衡資本主義對人性扭曲的力量.其他資本主義社會不也是一樣的嗎?不是.

    社會學家英高赫(Ronald Inglehart)提出一個理論,他認為,在貧窮的社會環境長大的人,對金錢及物質很重視,那個社會的精神面貌便會變得「物質主義」(Materialism) .而當社會愈來愈富裕時,人民便追求物質之外的東西,精神面貌趨向「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英高赫亦進行社會調查,發現西方社會在70-71年,物質主義者比後物質主義者多三倍,到1988年,物質主義者的數目僅多三分一.例如86至87年,荷蘭的後物質主義者佔25%,西德24%,大部分歐洲國家在10至20%之間,美國則是16%.在11個所研究的西方國家中,所有國家都顯示同一規律──愈年青的,愈傾向後物質主義.(Ho Keung-leung and Leung Sai-wing (1995) “Materialism and Political Attitude” in Lau Siu-kai etal., Indicators of Social Development: Hong Kong 1993;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230 & 234)

      《社會指標》研究計劃亦運用過這個研究方法,結果發現,在93年,香港的物質主義者比後物質主義者多二百多倍!兩者分別有75%及0.3%.到95年後物質主義者仍然只有0.6%,物質主義者有79.3%.(Ho Keung-leung and Leung Sai-wing (1997) “Postmaterialism Revisited” in Lau Siu-kai etal. Indicators of Social Development: Hong Kong 1995;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p.333)研究更發現,即使對香港經濟情況滿意及樂觀的人,仍然持有物質主義的價值觀.而年青人雖然經歷了八十及九十年代的富裕生活,後物質主義仍然極少.因此可見,物質主義在香港人心靈的根深柢固.他們認為,香港的情況推翻英高赫的理論,一個社會雖然變得富裕,也需要其他條例配合才能邁向後物質主義.

      我認為香港人重視金錢是源自對生活的不安全感.97年《社會指標》調查發現,有52.6%表示經常憂慮會失去工作.另外,50%認為香港僱員沒保障;65.6%的受訪者認為難以信任他人;84.7%感到現在擁有的東西將來將會失去;81.4%認為香港是弱肉強食的社會.在香港經濟高峰時,香港人仍然沒有安全感,更遑論逼近百分之八失業率的2002年.可見,在富裕的90年代前期,很少人再談及貧窮的恐懼,但它隱藏在香港人心底深處,在世紀之交重新肆虐.

      究竟香港人的「發錢寒」是來自甚麼病因呢?

      其實,英高赫的理論是有它的道理.他是運用心理學大師馬斯洛(Abraham Maslow) 的理論.中國人有一句話:「衣食足而知榮辱」.那就是說,滿足了衣食的需要之後,才會明白榮譽及尊嚴.馬斯洛也有相近看法.他指出,人的需求是一個金字塔,人先要解決最低一層的需求,才會有能力追求高一層的需求.一般坊間及普及心理學都說,馬斯洛指出人類的需求有五個層次,由低至高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例如歸屬感)、自尊需要、自我實現需要。其實,馬斯洛在晚年再加上第六層次──靈性需要,在此不適宜詳細介紹.但馬斯洛理論的重點無疑是正確的,人有不同的需要,最基本的是「生存」,之後要有「安全感」等等.想想,香港人似乎停留在這個層次,不能再向上發展.即使外在環境經濟富庶,心境仍然充滿不安.

      情緒智能專家李中瑩亦引用艾力艾力遜(Eric Erickson)的理論,指出孩童在0至1歲是建立信任及安全感的關鍵時期.1歲以下的嬰兒在肚餓時沒被喂飽;受驚或哭泣時沒被擁抱;家長沒有令嬰兒感覺自己是重要的,嬰孩長大後會覺得沒安全感,不能信任人,怕被遺棄,拼命找一個可以照顧自己、可作依賴的人,過份地著重於別人的誇獎.(李中瑩,2002年,《親子關係全面技巧》,北京:華文出版社,53頁)香港人是否集體地受困這種心理陰影呢?無論如何,親子關係是提升香港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途徑.

      說了太多精神文明,或許作為香港人的你,覺得煩躁了.下期帶大家返回投資世界,但我仍然會談精神文明.不是很矛盾嗎?不.因為支持精神文明建設也成為投資趨勢,更跑嬴大市.下期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