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人,比死人 - 招職格林斯潘的近著《我們的新世界》(2007)中,提出一個很有趣的調查研究:有人問哈佛畢業生,哪種情況比較快樂: A) 年賺40萬美元,同儕賺一半 B) 年賺80萬,同儕多賺一倍 現在請你也來玩這一個遊戲,答一答以上的問題。不過,請不要左思右索,因為這不會帶給你的自我認識。從心中彈出來的答案就是你真正的抉擇。 你的答案的是A還是B?而你又認為哈佛畢業生的答案是否與你一樣呢?研究的後果是,大部分哈佛畢業生選擇A,即情願選薪水較低的情境。為什麼呢? 大家又試試另一測驗,你是剛畢業大學生,你面對兩份工: A) 你的月薪為$13000,沒有年終酬金 B) 你的月薪為$12000,年終有一個月月薪作年終酬金,即使離職也有按比例的年終酬金 換句話說,不論A及B的情況,你的年薪都是一樣的。那麼,A還是B令你開心些? 不少人會選A。因為他們可以向他人說,自己有1.3萬元月薪,可能比其他同門師兄弟高人工。 上述兩個測試都有共通點,那就是「比較情意結」作祟。中國人有句老話:「人比人,比死人」.即使是哈佛的天之驕子,也一樣有「比較情意結」,情意結甚至比一般人可能更重. 亞洲股神李兆基之子李家傑曾在專訪(《香港經濟日報》2007年4月13日) 中說過,世間上有「絕對性貧窮」,那些人無錢開飯、無錢醫病,絕對可憐。世間上亦有「相對性貧窮」,那些人覺得人有我無、自己求不到、別人看不起。他指出,每個人都有相對性貧窮,但有趣的是,「愈有錢的人,愈是相對性貧窮。」事實上,如果人心不知足,亞洲股神也可以不開心,因為他不是世界股神! 不少香港高薪人士,朝9晚9,周末返公司清理文件,三分一時間到內地或外地公幹。有多少香港人在工作上疲倦不堪,外遊時按摩減壓。义電為的是誰?有更大精力搏殺?為誰搏殺?誰殺誰?搏甚麼? 大部分搏的不是糊口,而是自尊心。事實上,大部分人的花費其實不是必需的,而是因為內心的面子。格林斯潘在書中也說:「資料很清楚,美國人花多少或存多少錢,都不是決定於其實質購買力的水準,而是決定於他們在收入級別上的前後順序,即相對於他人的收入高低。所謂『不要被隔壁瓊斯家給比下去』(keep up with Joneses);如果凱蒂有個iPod,那莉莎就一定也要買一個。」 人在內心總是找一些人作比較,可能是同儕,可能是舊同學,可能是親戚鄰居朋友,可能是任何人,這些人就是人內心的假想敵。不能克敵制勝,自己就覺得一無是處。 努力拚搏就是和內心的假想敵摔跤。著名財經作家曹仁超在 《論勢》一書亦這樣說:「童年時朝不保夕的感覺,加上給人看扁的經歷,令我老曹決定要『爭氣』,努力工作和投資賺錢。」(頁16) 能夠化解內心的假想敵,人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真正的需要,工作才會重現真正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