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永遠是對的 - i-Money

今期原本應該繼續解構「股俠」彼得林治投資成功之道,但港股出現突變,先談談最新市況,林治的秘訣稍後再談.前周專欄介紹港股可能出現「喇叭形」的技術走勢,因為港股一方面出現調整壓力,另一方面又在資金湧入下可能再創新高.筆者一直追看的技術分析專欄作家,一直認為港股在7月將會急跌,月初盡在估計中,跌至17200點水平後,突然扭轉頹勢,短短一個多星期便衝破19000點阻力,再創新高,更收復金融海嘯的失地.他在7月21日以「喇叭形派發屆尾聲」為題,改變數浪方法,
 
筆者絕無意貶低對方的分析.筆者祟尚逍遙,若他的分析毫無理據及啟發性,筆者不會十多年來花時間追看.然而,筆者總是認為,任何一套投資方法都有其盲點,正如任何武功都有死穴一樣.筆者所教授的逍遙投資法也是如此.
 
逍遙投資法來自價值投資法,其核心理念是找尋好股,找出它的價值,等待價格低於價值的時機,之後全力以赴.在大部分人心中,成功的投資應該要享受所有價格上升的趨勢.然而,價格上升的趨勢不一定有基本因素的支持.價值投資法因此有一個盲點,那就是當股票價格高於價值,但愈來愈多人看好,將來的價格會愈來愈高時,也就是價格距離價值愈高,價值投資可能無緣享受這種升浪.
 
逍遙投資法希望減少這個盲點的影響,其中一個投資策略是利用優質的窩輪作自動止蝕機制,筆者稱之為「保本式窩輪組合」,是在泡沫隨時爆破時安全而進取地投資的方法.不過,逍遙投資法的核心信念姑終是追求逍遙,除了時間管理上追求自主之外,也希望心境平和.作為凡人,股價上下大幅波動,心情也自然會隨之忐忑不安.有時,我們明知股價短期趨升,但股價隨時可能逆轉,要心情過份忐忑才能獲得投資成績,我們寧願放棄.
 
作為初階投資者,若有滿意的利潤,對持有股票的長遠基本價值不太清楚,那麼將它們沽出,再等待時機是合理行為.這個行為的代價是股票在沽出後持續上升,到後來回吐的低位仍然高於自己的賣出價.然而,既然自己不太清楚股票的長遠基本價值,又怎能強求自己賺盡每一分毫?
 
對不善捕捉價格變動的價值投資者而言,股市雖然可能回吐四千點,但若看得到持有股票的長遠基本價值,股價回落也不需賣走.逍遙投資學一直認為,若能選出有長遠基本價值的股票,最理想的做法便是在熊市後期買入,持有至牛市後期.
 
無論如何,世間沒有每時每刻都戰勝大市的投資法.而價值投資者往往擁有一個重要的心理質素,就是對這些升浪無動於中.
 
事實上,一個人是不可能賺盡所有升浪.但要接受這個事實卻絕不容易.股神巴菲特在科網泡沫期間不沾手科技股,連忘年之交的比爾蓋茨(Bill Gates)的微軟公司也沒有買.旁人問到,他只是說自己弄不懂科技,不熟不做。這正是明白一個人的局限,就算股神也有其局限。當然,他近年也改變了,投資於未有清晰價值評估的企業.
 
逍遙投資法不同意「笑傲江湖」,只希望做到「笑謙缸湖」.在股市「金魚缸」中,我們應謙虛.有一個專欄作家引述財經作家Thomas Easton的說法:「行家有自知之明,懂得有些仗自己並沒有把握能贏。這叫謙卑。自大的反面是謙卑,謙卑就是認識自己的局限,承認世界之大總會有很多東西自己弄不明白、有很多事情自己不可能做得到。歷來都有戒驕戒躁謙虛進取而成大事者,證券市場可以見到很成功的行家也十分謙卑。」
 
相反,不少財經報章喜歡吹捧一些分析員或基金經理,總是喜歡找出他們過往預測準確的例證.他們到處找「超準」的股壇「生神仙」,捧起「股神」,也就是在「造神」.
 
成熟的逍遙投資者審慬而樂觀,既看到股市的長線價值,也要有接受自己不能賺盡、「自己不會永遠是對的」的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