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三宗罪 - iMoney
最近看到報章頭條說,資金不斷流入港股,港股勢如破竹,基金經理看不到任何股市回調的原因.港股愈升,股民信心愈大,甚至有分析文章說:不用擔心,放心持股.
然而,股市完全沒有不利因素?審慎態度是多餘的?
大家想一想,人生最大的錯誤是在順境還是在逆境時作出的呢?
絕大部分人追求順境,但事實上,令大部分人一生悔疚的錯誤卻是在順境時作出的.相反,很多人在環境最惡劣的情況下獲得最大的收穫.股神不是在牛市誕生的,而是在熊市.
一位星級股票分析員在97年泥足深陷,不過也造就大徹大悟的機遇。他說:「97 年金融風暴前我當正自己係股神,最高峰時投資、佣金等夾埋賺一千萬元。」不過,因為缺乏危機意識,一場金融風暴吞噬了他的八成利潤。除了肉痛之外,他還信心盡失、不停自責,對前景惶恐不安,陷入人生低谷。後來他修讀佛學.
股市狂升令他飄飄然,他變成自鳴得意的「偽股神」.股市急跌,他由天邊跌下,跌倒在地,也令他可以立地成「股佛」. 1986年,正牌「股神」巴菲特在致其旗艦公司股東的信件中說道:「事實上我們從來就不知道股市接下來到底是會漲還是會跌,不過我們確知的是貪婪與恐懼這兩種傳染病在股市投資世界里,會不斷地發生上演,只是發生的時點很難準確預期,而市場波動程度與狀況一樣不可捉摸,所以我們要做的事很簡單,當眾人都很貪心大作時,儘量試著讓自己覺得害怕;反之當眾人感到害怕時,儘量讓自己貪心一點。」
上世紀60年代美國股市曾經牛氣沖天,當時股民都希望手中已經漲了數倍的股票一直漲下去,但巴非特手持的股票增長2成後卻靜靜地悉數拋售。後來,股票出現大幅下跌,不少貪婪的投資者血本無歸。
2000年的網絡概念股熱潮,科網股市盈率極高,有時市場甚至不能用市盈率評估企業,因為它們根本遠遠不能創造利潤,仍然持續虧損.價值投資者認為,投資銀行為科網股未來盈利的評估是幻想出來,戲稱那些是「市夢率」,不是市盈率.巴菲特沒有沾手,令其投資成績一度跑輸大市.科網股的「夢」一年後破碎,泡沫爆破,價值投資法再領風騷.
在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中,很多人買賣股票犯了「三宗罪」,包括貪婪、跟風及投機。各位讀者,你有沒有犯下任何一宗?
在《經濟大變局》一書中,作者描述大眾投資心理的循環,很是鞭辟入裡.他指出,在市場底部時眾人極度悲觀,心灰意冷,沒有考慮手上資產的實際內在價值,忍痛分手.沒想到價格已經偏低,但心中卻恐懼股價會愈跌愈低,寧願沽出手上的資產,減除壓力.這正是金融海嘯的狀況,在雨過天青後回想,這時候反而是累積資產的最好時機。
當股市接近頂部時,股票市盈率偏高,盈利不能再高速增長,但群眾不停聽到正面消息,變得極度樂觀,甚至變得亢奮.大眾一心只看到股價會不斷爬升,但市勢逆轉,高價買入的股票被綁,又不捨得止蝕,結果愈陷愈深.
筆者不是說港股熊市重臨,然而我們不應沒有最壞的打算.最近港股的升市是否合理,端乎企業的盈利能否追上.若能追上,股市的上升是精明的投資者看到經濟好轉的趨勢而率先入市,令股市走先於經濟.但若企業盈利追不上,這便是過份炒賣.
《經濟大變局》作者又說:「成功投資的竅門是有效地限制損失,讓盈利滾存(let your profits run)。在大升市裡繼續持有資產,直至失去上升動力為止或價格遠遠超過其內在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