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供股僧多粥少 - iMoney
前匯豐控股(以下簡稱匯豐)大班艾爾敦說:「28元真的很吸引,不是嗎?你記得何時可以28元買到匯豐? 」然而,不少評論批評匯豐的管理層,對匯豐信心動搖.而富豪卻紛紛看好匯豐,身先士卒分包銷匯豐今次的世紀大供股.匯豐的機構性投資者如巴克萊銀行及蘇格蘭皇家銀行(RBS)自顧不暇,根本沒能力增持,為何她們會供股呢?因為她們看好匯豐? 先說一個故事.有一家名牌店A的市場定位一直朝著X國國民,最大利潤的產品是一款限量版手袋,標價$58萬.但金融海嘯之下,X國貨幣大貶值,X國國民財富大縮水,購買力大不如前.面對困境,A的老闆打算加推限量版手袋,開拓收入來源.不過,直接在市場賣出更多手袋會影響原有手袋價值,而且X國國民也不是主要銷售對象,他不應直接賣出.怎麼辦呢?老闆想到一條「好橋」,因為在市場上有一些二手店.手袋原本只限量發售1200個,老闆想多賣500個,於是以$28萬交予二手店「散貨」.不過,老闆又擔心二手店會炒賣得益,於是立下規例,如果二手店自己買入,又賣出,差價將要抽走一半. 老闆是一個三妻四妾的人,決定加推後,擔心妻妾手持的手袋跌價,將來耳根可能受難,於是向她們都透露了這個決定.而其中「五太太」原來秘密入股一家二手店B,面對丈夫這個決定,她會有甚麼感覺? 很明顯,包銷與看好手袋價格與否並無關係,即使手袋價跌,包銷也一樣可以有利可圖,B一定會做這個生意.聰明的讀者們也應該明白,為什麼在匯豐供股計劃中是可能有看淡匯豐股價的包銷商! 再者,X國國民眼見有「超平」的手袋發售,但又苦於沒有餘錢再買,他們會如何做呢?部分聰明的人自然會想到,儘快在二手店沽出貴價手袋,在二手店買入「補貨」,如果手快,有可能賣出2個,換回3個. RBS不單聲稱供股,更是包銷商之一.她又間接及直接持有約百分之七的滙豐股權,若要沽出手持的三分一至四分一股份來支付供股需要,她需要沽出2個百分點左右的股權.而她在匯豐公布去年全年業績的第二天,沽售了超過八億港元的匯豐股票。然而,這只等同0.1個百分點的持股量,也就是說,還需20倍的沽貨數額.她會大量沽出匯豐股票,套回資金稍後供股,還是早著先鞭,已經事先賣出ACCUMULATOR,由散戶長期而大量地接貨? 說回手袋的故事.X國國民仍然在買賣這個手袋,但其實他們是沒有能力增持手袋,那麼,A的收入來自那裡?很明顯,是來自X國國民以外的人,還很可能是經濟能力原本低一些的人,或許讓我們叫他們為Y國國民.Y國國民是否一定買這批手袋呢?一個很重要的心理關卡自然是$28萬.X國國民以及二手店都在沽售舊袋,若舊袋價格跌破$28萬,整個遊戲可能失敗收場.因此,二手店有很大動機,在新袋未完全賣給Y國國民前,袋價不應跌破$28萬.和手袋例子很相關的是匯豐供股計劃,如果沒有外圍因素,匯豐股價在$28水平之上是有托價盤,然而大家要明白的是,原有股東的沽售力量有多大是不易評估的. 筆者曾說,如果股民不供股,又無出售供股權的話,等同被包銷商打劫.滙豐發言人曾作公開聲明,根據英國當地保障投資者的條例,包銷商會收集未有指示的供股股份,並於市場出售,在扣除手續費後,只要有關供股股份價值高於55港元,有關金額會送回予股東。 這是真實保護小股東的公義措施,還是搪塞欺壓小股東罪名的表面功夫呢? 回到手袋加推的故事.二手店自己買賣手袋,差價要交出一半給名店A,可能嗎?要知道,二手店原本是手持手袋的,舉例是10個,他可以先將10個舊袋可以放在左邊,之後買入10個平價新袋放在右邊,同一時間賣出左邊的10個手袋.二手店買入的10個手袋沒有賣出,自然無須交出差價予A!左袋不同右袋,然而都是一樣的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