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嵗前發達 家門不幸
不少人羨慕在股場少年得志的投資者,年紀少少便投資成功.傳媒不時報道這些年青的投資者為「少年股神」,然而,「少年股神」到年長時會變成怎樣的光景呢?「三十歲前發達,家門不幸!」,這不是一句戲言,是一位資深投資專欄名家發人深省的認真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在投資上同樣成立. iMoney(2007年12月22日)曾訪問一位少年股神阿Greg,他讀書時參加網上股票比賽,當時正值科網熱潮,他形容自己「胡亂」選了幾隻科網股,一周內資產升近8倍,登時晉身股市狀元。模擬的股價急升令他飄飄然,躍躍欲試,決定用血汗錢入市。 06年初他買窩輪,再次嘗得甜頭.之後信心愈來愈大,投資金額愈來愈大.當北韓核試,他的認沽(即看淡)窩輪帳面賺5成.不料,價值投資者在壞消息出現時入市,恆指不跌反升,他一日內倒賠整年積蓄.他作出戒賭誓言:「那天我終於醒覺,並發誓以後不沾這種跟賭博一樣的遊戲。」 逍遙投資學倡導以價值投資看窩輪,找到有價值的窩輪時,更以輪代股,長期持有.然而,一般人卻將它用作賭博工具.刀是中性的,只是它的主人將它變成傷人利器.窩輪本質是期權,是控制風險的工具,但一般人卻將它變成增加風險的工具. 不少人心底裡將股票看為賭博,股票升跌看為自己眼光的指標,滿足好勝的心魔.股票投資成功等同自己有眼光或有投資能力,最初的勝利,最終卻換來一敗塗地. iMoney (2008年8月9日) 訪問一位經典人物「阿信之子」和田一夫.1985年日劇《阿信的故事》瘋魔香港,主題曲歌詞「從青春走到白頭」、「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已成港人逆境自強的自勉語.故事中的「阿信」真有其人,而其子就是現年80歲的和田一夫.和田一夫半個世紀前從母親「阿信」手上把菜攤接過來,35年間發展成在全球16個國家擁有450間分店的八佰伴王國,每年銷售總額逾360億港元。在1997年,就在他事業處於最頂峰之際,八佰伴突然倒閉,和田破產,一無所有。 從八佰伴的失敗中,和田體會最深的是甚麼呢?「處於事業的高峰,才是最危險的時候。」他領會到經營成功之道是要預留資金,即使失敗了,亦可重新開始。他舉例,若發展一個新事業需要1千萬日圓,就應該只用二至五百萬日圓,其餘的留起來,以防萬一。 一次失敗不一定致命,能夠令一個人兵敗如山倒的一次失敗總是有兩大配合條件.第一,他開始時投入不多,但偶然地成功了.所謂「輸錢皆因嬴錢起」.第二,初嘗勝果後,自以為成功純粹是因為自己的本領,接著便是更大的投入,直至「去盡」.由於盡,因此沒有餘地,沒有預防萬一;結果,只要一子錯,滿盤皆落索.這就是貪勝不知輸的後果.投資也是如此. 1997年八佰伴倒閉後,和田破產,寄居於親戚家中的一間房,寄人籬下,以微薄的退休金過活。最令他難過的是,當么女出嫁時,只能邀請9位親戚出席;與10年前二女出閣時招待2千名賓客的豪門喜宴相比,簡直是雲泥之別。 然而,和田蟄伏整整一年,反省失敗的原因.他記起一件往事:母親建立的商店,是八佰伴的前身,她奮鬥20年的商店,略有成績後,被一場無情大火燒毀。當年「阿信」有一句話:「無一物中無盡藏」.那是說,當失去一切後,就有「無盡」的東西縕藏著,等待人們發掘。和田又閱讀名人傳記,學了鄧小平的精神:「鄧小平74歲的時候依然堅持學習,並且重新站起來,而我當年才68歲,又怎能放棄?」於是他鼓起勇氣,近七旬高齡也東山再起,開展「企業醫生」的顧問工作。 上幾期談到巴菲特第一次投資經驗的錯誤,大部分人都但願第一次投資便得心應手,之後一帆風順.強調「三十歲前發達,家門不幸!」的投資名家更說:「一生總要『衰』一次,愈年青愈好,因為年輕時輸掉大部份身家,日後仍有很多時間讓自己將它賺回來。」逍遙投資學也強調,初學的投資者應該期望盡快經歷失敗,愈快經歷失敗,愈快獲得長遠成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