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g效應」不再 - iMoney


金融海嘯捲起的濤天巨浪,沖走不少人的投資信念.一位「股神級」基金經理,情痴匯控數十年,也最終與她疏離.

以往,他一直以價值投資者自居,相信和好股票長相廝守,然而情比金堅也敵不過三番四次的失望.現在他寧願在股場廝殺:「以前我相信買入優質股票,然後無限期持有,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市場風險,但現在看來未必是最好的投資之道。」(2009年1月8日)投資者在金融海嘯之後都不再相信價值投資了,長期空守閏房真的等到回報嗎?

回顧這位「股神級」基金經理的心路歷程,讓我們可以學習如何防止痴情枉種.

在兩年前,已經有很多投資者對匯豐股價長期不「獅吼」覺得很不耐煩,一位投資者問他:「2003年,我以$117.3買入滙豐,於$145賣掉,年回報僅單位數字,使我大失所望。」他的回應引用了皇道正宗的價值投資理念:「有時候,股價走勢並非衡量公司前景的最佳指標,盈利才是。…成績遲早會反映在股價上。」(2007年1月4日)當時他的回答是正確的,最重要的是匯豐做生意做得好與否.

他對匯豐的一份情情深意切,天荒地老:「滙豐稱得上為絕世好股,非但股息一直遞增,而且表現穩如磐石…滙豐還真是我的長青推介,過去 40年幾乎無間斷過,也只是近兩年始聞怨言,若兩年後還有人抱怨,我只好大跌眼鏡。」(2007年2月27日)美國次按危機未爆發前,他的「痴情」沒有錯種.價值投資者最重視的質素,匯豐仍然擁有.無論亞洲金融風暴還是科網股爆破,匯控盈利增長出現短暫回落,她的股息增長仍然不斷以一成多的速度增長.這就是財務學上的g(股息增長率)效應,只要匯控能夠繼續做到g,痴心情長沒問題.

到次按問題爆發,有人質疑他對匯豐是錯愛,他卻笑罵由人:「對於我經常推介匯豐,難免令部分讀者感到不滿,因其近幾年的表現可謂乏善可陳。然而,我深信匯豐早晚會走出次按陰霾.」 (2008年2月14日)「現時我的投資組合,匯豐的比重佔一成半以上,偏偏其股價表現卻跑輸恒指。惟我一直堅持己見,即使放棄不少賺快錢的機會,或許令我成為其他人的笑柄。」(2008年4月10日)
然而,次按問題真的不影響g嗎?如何那麼肯定呢?

價值投資者現時應該做的是,仔細研究匯豐能否捱過次按風暴,任何主觀性的揣測也不適宜.
 
金融海嘯漸至,他開始動搖,態度由「擇善固執」,改變為「開放客觀」:「雖然匯豐是我們組合的基石,但我對它沒有先入為主的看法,我最近甚至受到證券行的連番唱淡分析,開始變得有點擔心。」(2008年12月25日)不過他同時又出現意氣式反應:「假如今年底埋單結算,匯豐股價是在九十元樓下,無疑會打擊我多年來的股票分析理念,甚至動搖我對股票市場的信心。惟我敢打賭,來年匯豐表現肯定較今年要好。」

在股市上,情感上的打賭,不是理性的分析.當一個人要斬斷數十年的情絲,或許也先要經歷一個賭氣的最後一著,因為這是給予對方最後的一個機會,幻想劣境剎那間過去.然而,價值投資者理應看到的客觀事實是:匯豐已不符合長線持有的安全指標.

外界對匯豐的負面評估令內心的擔憂在心窩內不斷回響:「美國兩大投資銀行大摩及高盛,最近紛紛睇淡匯豐股價跌至約五十元,我確實感到有點驚訝,因為他們兩間大行,去年還將匯豐的目標價定於一百五十元。」(2009年1月22日) 對於殘酷的事實,價值投資者理應早早預備了.

美國金融股狂瀉不止,環球投資銀行紛紛看到匯豐資本結構沒法獨善其身,減少派息無可避免,供股決定也逼在眉睫.問題開始時置若罔聞、痴心妄想不是價值投資者應有的態度,相反,價值投資者監測企業的營運狀況,若有扭轉,果斷行事.世上沒有不問情由便永遠做得好的企業.表面好的股票不一定值得長線持有,長線持有的股票必須符合內在的價值投資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