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誤會
筆者逍遙旅遊仍意猶未盡,再用旅遊的角度談談:原來禾稈發電也和旅遊有密切關係.早在2008年,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文化生態旅遊高峰論壇上,河南省許昌市獲得「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遊城市」稱號,是許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之後的另一殊榮。 在內地《經濟日報》「河南許昌:生態建設從村莊起步 鳥兒的家園在電廠」(2009年4月1日)一文便這樣形容許昌的新生態:「河南許昌長葛市恒光熱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光電廠)自2007年4月生物質能發電以來,已累計完成禾稈發電1.4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21萬噸—————近年來,生態建設是河南許昌著力打造的品牌和名片。」 恒光電廠的燃料場(簡稱料場)內有怎麼的風光?「料場上,卸料工人正用木耙把卡車上的禾稈和花生殼卸下,經鏟車運送至高高的料堆。…以前用煤發電,周邊的村民都深受其害,整天生活在煙塵中,到田裡幹完活回家就得洗澡,粉塵量太大。禾稈燃燒粉塵少,再加上數十條布袋的除塵,排出的廢氣含塵量非常少,只有天氣晴朗時才能看到煙囪的排放物。」 其實,恆光電廠原本是煤炭火力發電,是所謂小火電,而它是全國首家小火電改造的生物質能發電項目.一般來說,每2噸禾稈所能產生的電能,相當於1噸標準煤所產生的電能。這個改造也代表著全國小火電改造的開端.目前內地700萬千瓦機組的小火電,在未來3年內有一半會按照國家政策要求,紛紛被淘汰和改造。 恒光電廠副總經理劉向陽介紹:「這兩年我們的生物能源品種已經達到了一二十種,不單禾稈,玉米稈、花生殼、棉花稈都可以用來焚燒發電,每天都吸引成群的鳥雀來覓食。…而禾稈燃燒剩下的草木灰則是優質的鉀肥,可以直接作為肥料施用,進而推動了循環農業經濟模式的實現。」對農民更吸引的是,禾稈不單不再浪費,更成為農民的額外收入,每年達3000多萬元人民幣。 這是一幅美麗的未來圖象,然而,投資上有是否如此?大家可記得,在一月時筆者提及一家環保節能的上市公司,剛宣布發展禾稈發電的大計.當時股價升至4.5元左右,之後曾跌至3.6元.投資者是否忽略了國策的趨向呢? 禾稈成為能源其實可以透過兩種途徑,除了恒光電廠般,將禾稈作為生物質能直燃發電之外,也可以生產燃料乙醇.中糧集團科學研究院生化研發中心的武國慶博士解釋(參《經濟參考報》2010年3月1日「燃料乙醇產業:乘低碳之風整裝待發」一文),禾稈生產燃料乙醇工業化過程並未突破,轉化成本太高,而生物質發電雖然不是最好的禾稈利用方式,但是目前最可行的.亦由於國家有補貼,所以禾稈發電項目紛紛上馬。最近兩年,國家鼓勵以燃燒禾稈為代表的生物質發電,發電量優先接納併網,並在當地脫硫火電價格基礎上補貼0.25元/千瓦時,此外還有0.11元/度的臨時性補貼. 然而,很多新能源項目即使有補貼,投資算盤仍然未響.《中國證券報》(2009年12月15日)「生物質發電『投資盛宴』難為『無米之炊』」一文便報道,「據瞭解,江蘇一家作為國家級示範項目建設的生物質發電廠自去年7月份投入運行後,即陷入發電越多、虧損越大的惡性循環。項目在去年運行了半年,虧損1500萬元。據該廠燃料部人士介紹,虧損主要是收購燃料價格偏高造成。據瞭解,該廠禾稈平均收購價格每噸達到305-315元,電廠發電成本達到0.90元/度。」生物質發電只是「無米之炊」嗎?在未來,盛宴會否出現呢?將來再談.但這裡稍作總結的是,不少人以為有國家推動,有國策支持,有政府補貼,投資新興產業便大有可為.這是美麗的誤會.以理想主義投資往往成為投資妄想.建立美麗新世界的企業可能是醜陋的投資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