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血淚史


東海旅客鐵道株式會社(簡稱JR東海)是日本歷史最悠久、最繁忙的子彈列車線路運營商,運營著已有46年歷史的東京至大阪新幹線高鐵.在三個月前,JR東海社長葛西敬之對英國《金融時報》表達了兩項對中國高鐵的批評.

第一個批評是中國高鐵安全性不足.鐵道部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反駁說:「中國高度重視高鐵的運行安全問題,中國的技術標準要比日本高。」他是不是夜郎自大,口出狂言? 稍後再為大定揭盅.

回說他對中國高鐵安全性的辯解.中國高鐵的運行時速達到350公里,可以保證安全,而此前已在時速為385公里的情況下做過質量檢測,也是安全的。他說,中國的高鐵路基能做到高平高穩,「礦泉水瓶放在車廂內,可以很久不倒,法國地中海沿線高鐵就做不到。」

第二個批評是中國高鐵「竊取」了外國技術.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夢恕駁斥說:「2007年,中國拿了500多億元的人民幣,購買法國、德國的500多輛機車。我們明講100%的技術要交給我國,否則不買你的。在200公里機車技術基礎上,我們做了創新,這是掏錢買回來的。」(《富周刊》2010年4月23日 「中方:高鐵安全沒竊取技術」) 日本所聲稱的「竊取」,實情是中國真金白銀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何華武表示,中國在高鐵技術上已由追趕者變成了領跑者,

日方的言論很可能和中日在海外市場競爭有關.中國高鐵採取了「走出去」戰略,在委內瑞拉、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巴西等國家和地區頗具競爭力。據《金融時報》報道,美國洛杉磯至拉斯維加斯有一條正在商議中的鐵路線,JR東海和中國都可能投標。和中國相比,美國的高鐵建設非常遲緩.美國總統奧巴馬甚至在最近的國情諮文中表示:「我們沒有理由讓歐洲和中國擁有最快的鐵路。」

上期筆者談到,中國高鐵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過程中有很多動人的血淚故事,何華武本身便是一例.

在1979年,何華武考入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在圖書館裡,一份介紹日本新幹線的資料讓他震撼:時速210公里。他第一次得知世界上還有如此之快的車速。中國將來能做到嗎?「那個夢啊,只敢想,不敢說呀!當時中國鐵路時速只有幾十公里。」(《國早報》2010年3月4日 「中國高鐵,5年走完國際上40年發展歷程」)能夠說出中國高鐵在某方面比日本優勝,絕不是少年輕狂,是30年來的專注及犧牲.這不只是青春的犧牲,更是大禹治水式的犧牲.

2008年6月,在京津城際鐵路開通前的一次試車中,何華武把妻子扶上了車。列車開動後,她的心隨著速度的攀升而激動。時速350公里的「和諧號」,讓她感受到了「高速」的真正含義。她為丈夫自豪。她為何有這個特別待遇,可以先於民眾試高鐵?

她是鐵路工程師,但患胃癌三年多。病痛、手術、化療,讓她虛弱不堪。但她丈夫何華武自2004年任鐵道部總工程師以來,沒有多少天正常下班,沒有好好休息過一個週末。建設高鐵,從選址到組織重大工程攻關,從主持關鍵技術試驗到論證各種建設方案,何華武必須全身心投入。接受高鐵任務的那個夜晚,何華武對她說:「以後工作會比現在更忙了,我恐怕抽不出多少時間來照顧你了,孩子也在讀大學,我們都伸不上手,你可要照顧好自己啊!」她知道高鐵對國家意味著什麼,高鐵也是她的夢。妻子淚水盈盈說:「你去忙吧,我理解,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還不止是何華武一人.鐵路部長劉志軍在鐵路重大提速試驗、新線檢查、動車測試,都帶領高鐵技術專家親自上線。他們從來不在舒適的車廂里坐,而是在機車頭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人稱劉志軍是「火車頭部長」。鐵路人從機關到基層、從領導幹部到一線工人,幾乎人人都是「白加黑(白天加黑夜)」、「五加二(五天工作日加兩天雙休日)」拼命工作。

國家審計署駐鐵道部一位負責官員輪崗離任時,非常感慨地對接任人介紹說:「部機關這棟大樓幾乎夜夜不熄燈。那不是忘了開關,而是他們一直在忙碌著。」

「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包含了更多更多的故事,令中國鐵路技術三十年間迎頭趕上,與世界領先者並駕齊驅,形成高鐵產品的世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