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能源網

超人李嘉誠十年一遇大動作,豪擲七百億港元,擊退阿布扎比主權基金財團,搶購英國電網資產.傳媒將這收購看為一宗提供穩定收入但低回報的公用事業投資. 然而,這是長實系歷來最大海外收購行動,比十年前的3G投資更大,而收購價又比市場估值有近三成的溢價.若只是低回報的投資,值得用700億港元?金融海嘯後,全球沒有回報率更高的投資機會? 還是,李嘉誠在這宗交易中另有盤算?

明白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個全球趨勢的人會懷疑,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智能電網的未來商機.事實上,英國能源監管機構剛建議,於2015年重整監管框架以符合320億英鎊的低碳投資,有利於行業發展智能電網。李嘉誠公布這個消息後,筆者只找到一位評論員提及這個商機.他說:「全球已視智能電網建設為未來重要策略性部署,從中可以拉動經濟,尤其是歐美經濟不振,建設智能電網可發展新產業發展,推動經濟增長。據悉,歐洲計劃投資千億歐元建設超級智能電網,包括由西班牙至波羅的海的整個歐洲,將北海及波羅的海的風能,與西班牙、法國及意大利太陽能,以及分布不同地區的熱能,透過智能電網聯繫起來。總之,李嘉誠收購英國電網,逐步建立全球性電網王國,為智能電網新產業來臨做好準備。」

不少傳媒都報道,智能電網將列入內地新一個五年計劃,也就是「十二五」之中.不過,究其實,「十二五」規劃的網是一個比智能電網層次更高、規模更大的新型能源網絡──「智能能源網」,而原先規劃中的智能電網只是「智能能源網」的一部分,水、氣,甚至熱力等能源都要構建智能網絡。「國家十二五中國智能能源網發展模式和實施方案課題組」後來在北京成立,由號稱中國最高經濟智庫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負責總籌研究,意味著內地全力籌建智能能源網。

國家能源局在七月時披露2011-2020年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總值5萬億元人民幣.筆早一直強調,清潔新能源的發展,必需電網的配合,而內地推動七大戰略性產業必先建立智能電網.中國證券網的一篇報道文章便清楚顯示智能電網在新能源產業的先行地位,那篇文章題為「智能電網投資先『拋繡球』 新興能源產業5萬億蛋糕開切」.在智能電網方面,未來10年投資額亦達4萬億。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7月底時亦宣布,通過實施電力光纖到戶等智能電網工程,將使電網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等融合起來,融合的不只是三網,而是四網.

數月前談及的智能電網板塊中的一家股票W,不論採用從上而下,還是從下而上的估值方法也是非常相宜.半年前,基金龍頭富達斥資逾2.6 億元,以每股7.44 港元大手增持W,持股量增至7.6%。富達掃貨後,股價反而急跌,不旋踵,富達以每股5.6 元將持股量減至6.7%,兩名本港基金經理最後離職,市場引起不少揣測,是選錯股還是內幕交易,不得而知,但W股價自此表現低迷.

一位基金經理最近撰文慨嘆:「誰不想買到騰訊(700)第二?海嘯之後,我們聽過無數淒美動人、鬼哭神號的增長故事,再生能源,保利協鑫(3800);下鄉掘金,吉利(175)、創維(751);三網融合,中國無線(2369),而智能電網就是W稱雄…」可惜盡都令人失望.

最近,看好W的評論愈來愈多,市場氣氛是否逆轉中?一家傳媒研究部最近分析W:「以市盈率計算的估值已大幅下跌,給予投資者短期投資機會」更將W形容為「該股乃香港唯一一間具有中國智能電網概念而又管治良好的公司。」最近有財經專欄作家推介W,標題為「龍頭股龍尾價 W追落後」.香港投資者對這個板塊不識泰山?在7月底,W股價為$6.3,去年每股盈利$0.35,派息$0.11,立此為記,十年後內地智能電網完成後,再回望W及整個板塊.

在香港,可能受惠於智能電網的企業除了W之外,還有K.今年W股價挫逾3成,或許是資金換馬至K有關,不過K最近發出盈警被洗倉.事實上,若大家深入了解內地智能電錶的市場發展,應該知道今年第一輪智能電錶招標只是小數額,但部分企業不惜無利可圖之下,低價搶佔市場佔有率,提高知名度,K是否因此轉盈為虧呢?無論如何,智能電錶股的投資價值在於未來受惠於智能電網的程度,兩隻內地上市的智能電錶股在A股大幅回調的走勢下,分別飆2成半及7成.而上海A股在7月份上升一成,而所有板塊中,智能電網大漲2成半,排名第一。

筆者在財經雜誌撰寫文章,希望在投資者教育上作出些微貢獻.然而,香港市場充斥投機文化,有強烈的和寡感覺,筆者意興闌珊,暫別大家,有緣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