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猛獸不可怕 - iMoney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校董會主席的張永霖,最近執掌亞洲電視出任執行主席。私營電視台對大眾有潛移默化的力量,作為「公仔箱」的大腦,他如何看「金魚缸」,如何塑造投資者教育節目呢? 他說,大家不能不懂投資,否則會跟世界脫節,但不能盲目沉迷。亞視千萬不要做「少年賭神」一類的節目,免得渲染青少年「誤以為股票有助改善生活」,他大力反對父母打本給孩子投資,「30歲以下年輕人不應買股票!」因為年紀小,未能看清世界。總結一句:「股票市場是洪水猛獸」! 那麼,投資股票是不能改善生活?股市是「金融賭場」?投資只是為了解「賭場」運作?如果有一天亞視能夠上市,他是否反對我們認購呢? 張永霖縱橫商場數十年,他對股市的負面看法當然來自真實的體會。他背負的是怎樣的投資血淚史呢?張永霖二十五歲首次涉足股票市場,時年1974,最初是在日本學買賣股票。他曾說:「八五至八七年期間,我以為自己好叻,住一百萬元買股票,賺了一倍,變成二百萬,以為自己手風好,想贏多,點知一晚就輸晒!」 「一晚便輸晒!」不過,這句說話是一句誇張化的內心說話。人的內心是一種隱密結構,連自己也不知道。例如一個安全感極低的人,當面對危險時,便覺得生存受威脅,於是便出現誇張化的感覺──「死喇」。當面對股市下跌時,也覺得生存受威脅,於是便出現誇張化的感覺──「輸晒」甚至是「賠了棺材本」。 張永霖曾現身說法:「2 年來賺回來的100 萬都隨股災一切歸於零。」「八七年股災停市後開市第一天,請了一天假,全日坐在股票行沽清手上股票。」「最終取回100 萬元現金,沒有輸贏,一切就像發了一場夢。」(《星島日報》2006年5月29日及《明報》2007年11月12日) 負面思維的人將無輸贏的投資經驗看成負面,像發了一場惡夢;相反,正面思維的人卻看為免費的投資學習機會。不少最終成功的投資者,最初都曾經向市場交上全副身家作「投資學費」,之後才領略長遠致勝之道。張永霖是正面還是負面呢?2006年傳媒便這樣描述他:「經常掛在口頭邊『使同輸淨錢先至係自己。』」一個人若認為套取高位調整的利潤為輸,他便是非常負面,也因此放棄了投資皇道。幸好,張永霖並非如此。 十年前,正值亞洲金融風暴,張永霖與巴菲特一同在西雅圖乘船到微軟主席蓋茲的家中作客。張永霖當時問股神有否受金融風暴影響,股神回答,無懼風暴,因為他在投資時只會留意股票的價值,例如公司是否真的有價值、產品有沒有市場。事實上,張永霖在其處女作《成功路》中也是教授價值投資的理念,長線投資,筆者不在此重覆,有興趣的讀者可看第166,171及172頁(第六版)。 不過,即使實行價值投資,張永霖投資股票「甚少會超過流動資金的百分六七,即使牛市也不會超過百分之十。」(頁171)對不少人來說,只願「少注」買股票的原因並非因為長遠的回報率不理想,而是因為要經歷非常痛苦的過程。張永霖說:「當一個人炒股,心情總會對買了的股份夢縈魂牽,股價升就心情大好,股價跌就變得失落、脾氣暴躁,這到底為了什麼呢?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如果你有1000 萬元資產,放50 萬元在股票市場,無傷大雅,最重要是不要因炒股而失了心神,股市下跌時傷心又傷身。」(《明報》2007年11月12日) 「用超過5%的資產買股票就是危險?」在張永霖的著作中,他提及買股票的經濟底線是總資產25%,絕不應越過。(171頁)。若看股票是賭博,這當然是對。然而逍遙投資學認為股票不是賭博,是世間上最有增長力量的投資工具,應該投放大部分資產往股票之上,當然應該先學懂辨別好與壞的股票。 跟紅頂白的傳媒如何介紹張永霖最近的投資呢?傳媒說,他投資很穩健,主要買美國國庫債券。然而,大家可知,美國國庫券已形成泡沫,一點也不穩健,更可能成為下一次金融動盪的來源。下期再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