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職 富爸爸系列 02


現在係財經新聞報導,「由於美國華爾街股市不斷下跌,道指比年頭累積下跌兩成.受此影響而出現財富效應,美國經濟增長將會放緩,甚至出現衰退.」我想大家一定在財經新聞報導中聽過. 咁,大家識得呢個財經術語「財富效應」點解呢? 不如由我解比大家知,等你地參加百萬富翁時唔會比陳啟泰考起.

即係咁, 每個人都會計住自己的資產, 其中當然包括埋股票投資. 人性好得意,投資的股票升左,雖然未賣出套利,就已經感到自己的荷包脹左,自然心思思闊綽左,駛多左,於是整個社會的消費都多左.所以自己的資產多左,就出現財富效應.對不住,講錯左少少,應該話,自己的紙上資產多左,都已經出現財富效應.

    唔駛講得咁清楚,大家估到富爸爸的作者緊係唔同意呢個財富的定義.富爸爸的財富好簡單,如果你我今天停止工作,你我仲可以過活幾耐?亦可以話就係支持一個人生存幾長時間的能力.作者在97年寫富爸爸,本書已經作出警告.他咁講:「一九九七年,我知道有很多正要成為百萬富翁的人快要發瘋了。已臨近世紀的尾聲了,我很高興看到人們越來越富裕,我卻仍想提醒一句:從長期來看,重要的不是你搵到幾多錢而是要睇你能留下幾多錢,以及留住了幾耐。」

舉個例子。譬如說你的資產每月可產生五千元收入,可是你每月卻要支出一萬元,咁你仲有什麼財富可言呢?

    富爸爸強調我地唔能夠計工作的收入,因為實際上我地的上一代灌輸錯誤的觀念比我地.我地大多數人害怕失去工作,害怕俾不起賬單,害怕遇到火災,害怕沒有足夠的錢,害怕挨餓,大多數人都期望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作者話,一份工作能長期解決你的經濟問題嗎?依他睇看,答案是『不能』,尤其從人的一生來看更是如此。我地只是試圖用暫時的辦法來解決長期的問題。」

作者講得好刻薄.他說,一般美國人為一點點錢而勤奮工作,兼一種有工作的虛幻安全感,期盼著一年三星期的假期和工作四十五年後獲得的一小筆養老金。其實美國人都幾好啦,香港人而家先開始儲強積金,又邊有21日有薪年假,邊有美國咁好的社會福利.美國的經濟可以靠內部消費,但香港完全受外地影響.呢幾十年香港人從未有長期失業問題,但祖國愈繁榮,香港打工仔愈危險.內地咁多平價勞工,即使香港僱主唔申請輸入內地專才,僱主隨時將部分工序甚至全間公司搬入內地,你同我的飯碗保衛戰愈來愈難打.除非內地發展到地價同人工同香港差不多.

富爸爸話,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富人令錢為他們工作.下次再同大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