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職 富爸爸系列 30 - 股神投資之道(四)農場餐廳、新馬里奧及果汁店的故事 最近有兩位顯赫一時的快餐連鎖店東主陷於破產的新聞.陳煜湛十九歲由廚房學徒做起,五年後創辦快餐店,之後在觀塘、深水(土步)工廠區開設多間食堂,並投資舖位致富,號稱「飯堂大王」。他乘勝追擊,於九七年七月以三千六百萬元從大快活集團,購入廿二間馬里奧餐廳,改名為新馬里奧.但新馬里奧經營困難,而陳煜湛亦因為在新馬里奧的借貸中作出擔保,最近被銀行申請破產。 另外一位快餐連鎖店東主,也是姓陳,最近亦成為「高調」新聞人物.他就是農場餐廳創辦人陳興濤.陳興濤於八七年創立農場餐廳,全盛時期有四十八分店間,僱員逾一千三百人,九七年的營業額「據報」高達二億五千萬元,令他擁有過億身家。不過,金融風暴嚴重打擊農場餐廳的生意.他稱當時判斷錯誤,以為金融風暴三個月後便可終結,很快會回復正常,於是不惜以高息借貸維持餐廳的營運,但餐廳最終在二○○○年三月清盤,一年後他更被債權人申請破產。被傳媒發掘他的「故事」時,他正做無牌小販,靠賣《哈利波特》維生,「據報」每晚擺檔兩小時便月入二萬元.之後他被報章邀請寫專欄. 他似乎不太願意談論他的管理方法,但他的「出位」經營方針卻成為傳媒介紹他的主要素材.他訂定的營業時間較一般餐廳為短,令員工可以有多些時間休息及陪伴家人,培養家庭觀念;他要求大廚及經理寫工作日記,培養主管寫作及思考能力;他自己撰寫公司的經營及財政報告,向員工公告;他禁止廚房員工抽煙,禁止員工講粗口;他推行內部輔導制度,對員工提供輔導;他又贈書給顧客,讓顧客接觸正面及有價值的讀物,例如《唐詩三百首》. 現在很難知道農場餐廳的失敗主因,不過,完全歸咎於金融風暴則肯定不對.大家或許知道,有一間上市的快餐連鎖店公司,每逢經濟不景,股價便逆市上升,因為它的生意更能蒸蒸日上!今次金融風暴沒有令大型銀行及地產發展商倒閉,反而,租金大幅下調,快餐連鎖店為何卻接二連三被風暴「捲走」? 以「抵食」扒餐和食物無味精作招徠的農場餐廳為何失敗呢?記者問陳興濤,但他不願多談,更拒絕用「失敗」來形容.記者描述他提高語調地回應:「農場餐廳不是失敗,只是暫時停業。原因?是因為我的顧客多是中產,但現在中產破產,顧客為省錢而光顧快餐店,另一方面餐廳減價又搶走我的顧客,所以在兩頭扯走我的顧客。」這樣說來,市場定位是否太狹窄呢? 有一位專欄作家說,據他從行內所知,生意「旺場」的西式餐廳,稅後盈利率能夠有百分之十二至十五,已經是十分艱難.那間餐廳一定要有一流的管理,控制成本要極嚴謹才可以做到這個成績,否則盲目擴充,遇上市場逆轉時便無法支持。他認為應該倣效外國的連鎖快餐店,先發展了一套嚴密的營運和管理系統,集中經營六、七間旺店,其他分店的風險由特許經營者負擔。 上期談到,股神巴菲特強調,投資於消費品企業時,要選擇有消費壟斷的企業,而不要投資於「商品類型企業」。「商品類型企業」有甚麼特性呢? 巴菲特說,「商品類型企業」通常銷售的產品大多數並無獨特性,其他企業一樣可以出售,要補充一點的是,即使現在市場沒有,但當你的創新意念市場有售時,若他人可以即時抄襲的話,產品同樣是缺乏獨特性。 第二個特徵是邊際利潤低.沒有天然或人為的消費壟斷性,一個企業與其他相類似的企業激烈競爭下,令產品價格下跌.舉一個例子,中環偏遠地帶有一間鮮搾果汁的店舖,原本只做中午時分的生意,一杯果汁比其他店舖便宜一至兩元,生意其門如市.舖頭只需很少地方,租金應該不貴,搾果汁生意只需兩部搾汁機,當然是極小的資本投資.有朋友認為那是本小利大的生意,當時老闆只做中午時分生意,一副「唔憂做」的表現,羨煞旁人.但我卻認為,只要有一至兩人加入競爭,一切會改觀.如我所料,最近真的出現這個情況,但不能預料的是,競爭對手竟在隔離的舖位開店.不單如此,對方更一早開門,價格再降低兩元.於是,原店唯有全力參戰,果汁價格降至同價,全日開店,七情上臉,全力搶客.這就是一間沒有消費壟斷企業所面對的必然危機.看一看,有很多報紙檔以五元報紙,爭取更大市場佔有額;不少旺角的店舖車子麵割價至十、十一元. 沒有消費壟斷作保護,「商品類型企業」唯有減價競爭,也就是要犧牲利潤.既然難以控制價格,商品類型企業的資產回報率很低。什麼是資產回報率呢?舉例說,如果你擁有一間企業,總資產是一百萬元,而負債是四十萬元,那麼你的企業有六十萬元淨資產.如果那企業為你帶來六萬元稅後利潤,資產回報率便是10%(=6萬/60萬)。巴菲特說,美國公司的平均資產回報率大約是12%.若是低於12%,那是不良經營狀況的徵象。 一間公司賺得厚利並不一定吸引巴菲特.巴菲特追求穩定利潤的企業.對於他,商品類型企業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利潤的極度不穩定。一間企業過去7至10年的利潤大起大落,往往是商品類型企業的特性。 另一個特徵是缺乏品牌忠誠。如果你所買的產品或服務時,品牌對你毫無意義的話,那麼那很可能是一個商品類型企業。商品類型企業的盈利能力幾乎完全依賴於管理人員的運籌帷幄.管理人員能夠運用的只是有形資產,如廠房、設備,而不是諸如專利、版權和品牌。 如果我們總結一下巴菲特的投資之道,巴菲特曾在他旗艦公司BRK公司的年報中,詳述過自己的收購戰略。第一,對象是大公司,至少有1000萬美元的稅後利潤;第二,經過證明的持續盈利能力;第三,在少量舉債或不舉債時,公司的淨資產回報狀況良好;第四,管理得當;第五,業務簡單;第六,相宜的價格。下期再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