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消耗性消瘦19/11/13分享日誌之身: 肺癌消耗性消瘦
朋友父親體重急遽下降,檢查後發現患上肺癌.原來治癌之外,還要解決這個問題.信報2008年12月19日 「惡病體質」: 許多癌症病者(特別是患胃癌、腸癌和肺癌的病人)有顯著的體重下降現象,這個現象叫惡病體質(Cachexia),其中的主要成因,是食欲不振(Anorexia)和營養不良。食欲不振本身並不是一個病。「飽」和「不想吃」的訊息,一般不是來自胃,而是來自腦。吃進了的食物,會衍生血糖,血糖刺激脂肪細胞分泌滿足素(Leptin),後者抑制食欲。在癌症患者而言,即使沒有吃過食物,他們的免疫系統也會分泌幾種白介素,例如,白介素一(IL-1)、瘤腫壞死因子(TNF)、干擾素(IFN)等,作用能刺激腦的下丘(Hypothalamus),因而削減一個能增加食欲的小蛋白質,叫神經Y(Neuropeptide Y),於是食欲不振,最終消瘦。
克服癌症病人「惡病體質」最好的方法,除了治本(將他們的癌症醫好),可以想辦法直接對付那些令病人「沒胃口」的原因,例如噁心、嘔吐、口腔炎、腸胃堵塞。不過,即使能克服這些問題,病人也不一定會有食欲,因此也就吸收不到足夠營養。在這方面,營養師與醫生各有不同的處理方法。營養師的專長是計算食物的熱量(卡路里),之後設計食譜,或提供進食選擇的意見,令病者可以改善體質。另一方面,現在市面上有多種所謂加營養素,幫助癌症病人攝取營養。不過,對癌症病人來說,增加卡路里並不是上策,一方面,這樣做不一定能增加肌肉以對抗惡體質(Ann. Intern. Med., Vol.133, pp.622-634);相反來說,病人亟需的,是卡路里節約(Calorie Restriction),因為癌細胞若是能源(部分間接源自卡路里)不足,會被迫動用自身的資源。這就像一艘船在公海燃油耗盡,若要繼續航行,只好把甲板上的木頭拆下來做燃料,不斷地燒,最終可能把自己燒掉;在細胞而言,這種「食自己」以致滅亡的舉動,叫自噬(Autophagy)。
有一些西藥能有限度地增進食欲,其中之一是類固醇,比方,Prednisolone(Surg. Oncol., Vol.8, pp.133-141)。類固醇之所以能提高食欲,是透過抑制免疫系統的IL-1和TNF,令上述的小蛋白質神經Y數量上升(Endocr. Rev., Vol.20, pp.68-100)。中醫增加食欲方法之一,是使用十全大補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黃和肉桂)(Biol.Pharm.Bull., Vol.23, pp.677-688)。在中醫的角度,惡體質屬於氣血兩虛,十全大補湯具益氣補血、養心寧神之效。不過,對於癌症患者,由於當歸中的阿魏酸(Ferulic Acid)能帶動小血管增生,十全大補湯可能不太適宜癌病患者。有一個補健食品,一方面能防止惡病體質衍生的肌肉萎縮,亦同時可以叫癌細胞自滅(Life Sci., Vol.78, pp.2898-2910),此乃我經常提及的葡萄子素,又名白藜蘆醇(Resveratrol)。
信報2012年3月28日 「惡性消瘦」則介紹EPA及橙皮素: 目前尚未有西藥能抑制惡性消瘦,即使用到一類能刺激食欲的藥,例如Megest rol或Cyproheptadine,也無補於事。癌引出的「惡性消瘦」與「厭食症」導致的消瘦不同。癌症病人除了失去了全身的脂肪,還會失去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人體中有三種肌肉:心臟有專門一種肌肉、叫心肌;腸的肌肉叫平滑肌。心肌和平滑肌屬「不隨意肌」,換言之,我們不能憑意志去控制這兩種肌肉。第三種肌肉叫骨骼肌,它包括頭、頸、胸、腹、手、腳的肌肉。原來,癌細胞(特別是胰臟癌、胃癌、肝癌、腸癌、肺癌、乳癌和卵巢癌的細胞)能分泌大量「蛋白溶解催動因子」(Proteolysis Inducing Factor,PIF),大量到可以滲漏到尿(Br. J. Su rg., Vol. 87, pp.53-58 )。PIF會催動骨骼肌,分解其中的蛋白質。這是透過一個叫「泛素分解」(Ubiquitin Proteolysis)的機制。這其實本是細胞用來「清理錯體蛋白質」的機制。簡單解釋:若細胞內出現了一些有缺陷的蛋白質,細胞會在其上貼一個叫「泛素」的小蛋白質,用以照會細胞內的「蛋白體」(Proteaso me)去分解它。癌細胞利用這方法為自己增加生長的動力,同時分泌「脂肪啟動因子」(Lipid MobilizingFactor,LMF)分解身體中的脂肪(Cancer Res., Vol. 5 8, pp. 4827-4831 ),導致惡性消瘦。有一個叫E P A(Eicosa-Pentaenoic Acid )的補健食品,能抑制上述PIF(分解骨骼肌)和LMF(分解脂肪)。曾有一個臨床測試,其中病人每天服用2克EPA,不但停止消瘦,還可以每月增加一磅體重(Nutr ., Vol. 12, pp. 527-530 );另有一個能提升「開胃素」的補健食品,叫橙皮素(Hesperidin),能相輔相成。
信報2004年10月30日 「消耗性的消瘦」介紹黃連: 很多人都知道,癌症的顯著病徵之一,是體重急劇下降。這一種的消瘦,絕非從瘦身、減肥或消脂而來,因為一般的飢餓或節食,是不會令肌肉都消失的。在病理學上,這一種消耗式的消瘦,叫Cachexia,字典中譯做「惡病質」,源於希臘文kakos hexis,即「惡劣的情況」。消耗性的消瘦並不會因拚命吃東西而改善,不過,病人通常也根本沒有胃口。另一種最容易出現消耗性消瘦的病症,是愛滋。在這兩類病症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病人,是死於心臟衰竭或肺衰竭,因為他們全身都沒有力氣,軟弱到連心肺都不能支下去。
引起消耗性消瘦的東西,至少有三種,它們都與免疫系統有關,包括:(1)白介素六(IL-6)、(2)瘤腫壞死因子(TNF alpha)、和(3)丙種干擾素(IFN gamma)。
當身體的免疫系統發現了大量的愛滋病毒、或「非我」的癌細胞時,為了要徹底剷除病毒或異常的(癌)細胞,免疫系統會「寧為玉碎」,一定要把這些外來的東西消滅掉,即使自己亦因而受傷,也絕不「手軟」。同一原理,身體為了阻止花粉進入肺組織,不惜封死了氣管;有敗血症的病人,身體為了阻止細菌在血管內四處遊竄,竟會把血液凝固。 於是,為了要剷除躲在肌肉內的病毒或癌細胞,身體毅然放棄了肌肉去追殺敵人,因而導致身體消瘦。 西醫對消耗性的消瘦,是完全束手無策。他們並非不明白箇中道理。在這方面,在研究界很具權威的《臨床分析學報》,最近刊登了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在TNF alpha和IFN gamma的聯手下,肌肉內的一種叫肌球蛋白重鏈(Myosin Heavy Chain)的蛋白質,便會驟減。但是,TNF和IFN是抗癌免疫的武器,難道要放下武器,任由宰割?所以,在毫無頭緒下,藥廠想要發明一種對抗消耗性消瘦的藥,連起步都有困難。 日本山口大學的一組研究員,在一個典型的消耗性消瘦的小鼠模型上,發現了黃連中的主要成分Berberine,可以抑制消耗性的消瘦。
信報2012年2月10日 「不要瘦下去」介紹苦瓜素及「亮胺酸」: 消瘦可以源自脂肪的消減,也可以因為肌肉量暴跌;前者去到極端,可能是厭食症的病徵,後者叫「消耗性消瘦」(Cachexia),乃是患上了糖尿病或癌病後的病況之一。肌肉為什麼會消失?大可會是因為肌肉細胞無法補充那些損耗了的蛋白質;這裏面涉及的,是身體中一個叫MYO-D 的「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 or),此物的功能,在於啟動一些遺傳基因,以製造肌肉。肌肉每天都在勞損,細胞也就需要不斷地去修補肌肉;所以,若一旦MYO-D被廢,人便會消瘦。為什麼MYO -D好端端會被廢?原因之一,是癌細胞在擴散時,會透過一個叫NFKB的機制,造出大量的一氧化氮,後者會與那些促使細胞成癌的氧游離基走在一起,成為「過氧化氮」(Peroxynitrite),之後廢掉MYOD。癌症病人受癌細胞磨折,已是奄奄不振,亟需阻止這類「消耗性消瘦」。方法之一,是將一氧化氮抑制下來。在這方面,關鍵的做法是先發制人,在一氧化氮未造出來之前,先把製造一氧化氮的酵素(叫INOS)抑制了(Mol. Cell Biol., Vol. 25, pp. 6533-6545 )。具體的操作是提升一個叫AMPK的蛋白質。AMPK的功能是負責在身體中開源節流,包括抑制所有「非必要」的細胞活動,例如製造INOS。另一方面,癌細胞衍生的氧游離基能刺激免疫系統的巨噬細胞,令後者分泌一個叫TNF的蛋白質。TNF會刺激肌肉細胞「食自己」,以補充快速消耗的能量,這叫「自噬」(Autophagy),於是「更瘦」了。自噬中要動用一個叫Atrogin酵素。若想要阻止肌肉的大量消耗,可利用兩個補健食品:以苦瓜素提升AMPK(Chem. Biol., Vol. 15, pp. 263-273 ),同時以「亮胺酸」(Leucine)抑制Atrogin(Oncol. Rep., Vol. 26, pp. 247-2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