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鍾南山的身體鍛鍊

10/7/14的分享日誌談到70歲鍾南山的身體鍛鍊

多方收到手機訊息「鍾南山: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找找是否真的是鍾南山的建議,暫未確認,但看到一篇專訪「鍾南山院士的健康生活」(《健康時報》2007年04月24日),值得分享.


先說「鍾南山: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文中提到:

鍾南山院士今年已經七十幾歲高齡了,但這位中國醫學界最高榮譽『白求恩獎章』的獲得者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風度翩翩且精力充沛。…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鍾院士只要一邁開步子爬山或爬樓梯,多數年輕人都得氣喘吁吁在後面跟著,而且一不小心還要被跟丟。這背後的秘訣,則歸結於他每天必堅持的跑步。鍾南山院士跑步一般選擇在下午,是在下班以後晚飯以前的時間。無法堅持跑步的情況下,還會打打球、做些單雙杠訓練、見縫插針在跑步機上動一動。如今,鍾南山還堅持每星期打一場籃球賽。

「鍾南山院士的健康生活」則一開始便說:

『每天下午都跑步

鍾院士,並不是經常做爬樓鍛煉的。作為醫學專家,鍾南山院士很注意健身,但鍛煉的內容裡沒有爬樓項目,而是每天跑步。“但我從來不晨跑,因為人體的規律,早晨跑步對身體不好。早晨人內髒功能處於完全放松的狀態,如果進行鍛煉特別是劇烈的活動,心腦血管會適應不了,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在早晨跑步會發生猝死。”

鍾南山院士跑步一般選擇在下午,是在下班以後晚飯以前的時間。“我只有在這個時候有空,不在這會兒鍛煉,我再找不出時間了。”如果時間寬裕,鍾院士會來到離家近的公園裡跑跑步,如果時間緊,那也一定要在家裡的跑步機上出出汗。

爬樓梯,一度被認為是鍛煉心肺功能的最經濟的鍛煉方式。但很多醫學專家也說,爬樓梯會導致人的膝關節損傷,不建議年齡大的人進行登高鍛煉。鍾院士已經70歲的高齡,還能如此輕松地爬上18樓,這爬樓梯鍛煉到底該怎麼認識呢?

“老人不宜爬樓梯鍛煉,這樣說一般是對的,但也不要一概而論,因為75歲還能跑馬拉松的人也有。”

鍾南山院士認為,對於身體狀況不是很好的人來說,無論選擇何種鍛煉,都必須要符合自己的身體條件。

人在年輕時是進行負荷性的鍛煉,要多參加競技類的鍛煉。到了中年則需要進行體質的鍛煉,通過各種強度高的鍛煉提高身體的耐力、力量、柔韌性和速度,比如跑步、拉力等。

鍾南山院士說:“耐力訓練的主要是心肺功能,力量訓練的主要是肌肉功能,柔韌性是各個器官的協調性,速度是反應性,“這不是有時間就打打球、星期天爬爬山就能解決的。它需要有規律的鍛煉纔能夠達到。”

到了50歲以後,這時身體的各種功能下降了,就需要功能的鍛煉,鍛煉的目的就不是增強體質了,而是保持較好的身體功能。

從一般的規律來說,人年齡大了不做登高運動是對的。鍾南山院士說,但是假如一個人從年輕到老都鍛煉,這是他原有的習慣,他需要始終有這樣一個狀態,那麼就需要按照他個人的規律來進行。

 photo 140710bloghealth_zps082fa58c.jpg

臥室牆上裝單杠

如果有人告訴你,70歲的鍾南山院士,每天還進行肌肉鍛煉,你會認為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這卻是事實。

70歲的鍾南山院士,每天除了堅持跑步,闊胸器和啞鈴也是他經常鍛煉的器械。為了加強肌肉訓練,鍾南山院士在臥室的牆壁上安了一個單杠,平時做做引體向上。鍾南山院士說:“我現在的狀態感覺像是中年,還沒有到功能減退的時候,還需要體質鍛煉。”

 

70歲引體向上!誰說不能!

 

『鍾南山院士力氣很大,這就是肌肉的功勞,而單杠、啞鈴等拉力訓練,是鍛煉肌肉的最好方法。

人體肌肉得不到鍛煉,新陳代謝就會減弱,內髒和中樞神經都會受影響,所以肌肉是力量的儲存庫。』

 

原來,鍛鍊外在,有助內在.

 

『鍾南山說,傳統醫學的說法是“久坐傷肉”,就是說,長時間坐的人,會損傷肌肉的力量。所以每天坐在辦公室裡的上班族,最應該進行肌肉的鍛煉,肌肉的能量充分,纔可以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相反,肌肉力量不足甚至萎縮的時候,也就是各種慢性疾病容易侵襲的時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社會活動,這些事情的完成,如果沒有肌肉的力量作保證,就容易疲憊不堪。肌肉是年輕和健與美的象征,肌肉的力量不足,只能加速人衰老的進程。

在記者采訪鍾南山院士時,不斷有文件和材料送進來,不斷有各種電話,更有絡繹不絕等候在門外的拜訪者。繁重的工作量,一旦超出身體的負荷,健康就會受損,所以用他的話說,人必須鍛煉。他深有體會的是:“用輪換的方式,體能和腦力交替運動,這樣會保持腦子清醒、敏銳。”

他工作了幾十年,也鍛煉了幾十年:“身體的鍛煉,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不然的話,我這樣的年齡,每天怎麼能完成那麼多的工作?!” 』

 

鍾南山更有一套反烏龜的健康思維:

 

『想長壽不能學烏龜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鍛煉的好處,但因為工作太忙……”沒等記者說完,鍾南山院士打斷記者的話:“人為什麼總要吃飯和睡覺,因為不得不如此,否則身體就會支橕不下去。而鍛煉也是一樣。就像一天不刷牙就覺得很不衛生一樣,一天不鍛煉也會不健康。”

當問到鍾南山院士,他的鍛煉是出於自我督促,還是自然的動力?他回答:當然是後者,否則就難以達到持之以恆。“鍛煉不僅需要自我約束,更需要自覺。”

也有人說,烏龜不動,卻也長壽,為什麼非得受累鍛煉不可? 

鍾南山院士說,在基本不動的情況下,代謝就會很慢,這是烏龜的生活,但是人是不好和烏龜相比較的,人是社會的人,怎麼可能不動?如果像烏龜一樣一動不動,人生還有什麼價值? 

鍾南山院士認為,全國來看,北京的上班族亞健康狀態最為典型,被總結為:累、煩、燥、灰。累表現為身體不舒服,煩為心理不安寧,燥指行為不恰當,灰是情感不如意。』

 

「累、煩、燥、灰」,你我有沒有?

 

『健康不但指軀體的健康,它還包括心理和精神的健康。在解決工作壓力導致的心理和精神上問題的種種方式中,鍾南山院士最為推崇的是: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樂於助人會讓自己開心、痛快。

對待工作的態度,鍾南山院士崇尚孔子的理論: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

在對事業的追求上,怎樣纔能同時也有助於身體的健康?鍾南山院士認為,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同時為之不懈努力,執著精神有利於健康,但是執著不等於不切實際的追求和妄想。“在追求理想和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中,想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最好的醫生就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