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基通訊 -- 2008-11


鄭建基先生(KK):最近市場投資氣氛改善, 由低位反彈, 很多投資者都想知道10676點是否已經到底, 而這兩天有兩則比較重要新聞值得與大家溝通:

 

1. 眾所周知, 現在困擾市場的最大問題是美國的樓市問題, 而美國的銀行業最近為業主推出計劃以減低收樓個案, 這樣做是否可以減慢甚至改善美國房地產市場的下跌?

摩根大通上月底表示,將在未來兩年與四十萬名業主檢討他們的按揭,涉及700億美元,而且會把該行持有、需要斷供的按揭延遲收樓約九十天。

7月收購了Countrywide的美國銀行上月較早時宣布,將為接近四十萬名前Countrywide客戶推出類似計劃。富國銀行則計劃在完成收購美聯銀行後,為美聯一些有問題的浮息按揭進行再融資。

花旗集團亦跟隨對手宣布暫停就部分按揭個案強行收樓,研究重訂總值約200億美元(1560億港元)的按揭條款。

另外,彭博社報道,房利美、房貸美和房屋業官員計劃推出新的按揭修訂計劃,為數以萬計面對收樓威脅的業主降低還款要求。根據新計劃,按揭供應商將與借款人協商,把每月還款額降至相當於借款人收入的38%這個可負擔水平,並降低本金和利率,以及延長還款期。

 

個人認為這些方案有機會降低斷供率,但斷供率下跌, 不一定對經濟有正面的影響,如89年日本地產泡沫爆破,就算供款期由20年增加至30年甚至40年,甚至需要下一代繼續供款,這種做法只會令復元期延長, 令經濟連續十幾年一直疲弱,因為延長供款會令個人消費減少。而正如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在國會聽證會上所說, 現正美國最重要是樓價止跌, 而降低斷供率會否阻止房價下跌?我覺得這是不會的。樓價是更受經濟因素影響。現時情況是美國的次按危機動搖美國金融業基礎, 而金融業的危機拖累其他行業亦出現問題, 在相互影響下, 消費減少而令企業盈利下跌, 導致裁員潮, 一如香港98年後的情況, 而在失業率上升之下,置業的需求將會大減。而未來情況有可能出現樓價跌è個人財富萎縮è消費減少è企業盈利降低è裁員è消費進一步降低, 甚至可能形成通縮。也就是說, 未來可能較現在更差。

結論:除留意樓市指標外,還要看失業率。今次美國的失業率可能大幅上升甚至可能升至雙位數,即10%以上,才有機會完結這個經濟衰退,現在失業率“只有”6.5%,還有很大上升的可能。


2.  但另一方面, 香港股市是同時受中國經濟影響的, 那麼中國4萬億刺激經濟方案是否可提高中國內需, 改善中國經濟?

4萬億這個數字其實要分開虛與實兩部分。當中的2萬億可能是已公佈的基礎建設鐵路道路等開支, 這方面是實的。另外2萬億是什麼就很難說了, 十大措施涉及取消貸款限制,以及大力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援, 另外亦包括增值稅轉型改革將減輕企業負擔一千二百億元, 這些都是虛的。可以預期在未來10個季度中, 平均每季推出4000億,今年第四季是十個季度的第一個。增值稅轉型改革的部分爲什麽是虛的?所謂增值稅轉型改革是指企業購進的固定資產進行稅前扣除, 但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 企業會不會增購固定資產, 若沒有增購固定資產增值稅亦無從扣減。另外十項措施中超過一半的內容與中西部及農村有關, 而資金流入農村後的貨幣流速(velocity of money)的效益亦存疑。而政府開支增加對經濟刺激產生作用一般而言會出現滯後的情況,根據過往經驗一般是18個月。另外4萬億是否足夠呢?4萬億是中國200725萬億GDP的不到六分之一,而且分兩年投入, 估計未必足夠的。目前, 中國的情況, 相信在農曆年前還會有更多工廠倒閉。隨著工廠倒閉、應收賬會變壞賬、而連鎖反應會使更多小型供應商出現資金周轉問題, 而中小企東主會進入低消費期。

結論:美國及香港經濟要留意失業率。但在中國, 失業率的可信性不高,所以要看其他指標如貨幣供應M1M2增長、貸款數字等。如果這些指標一直收縮即經濟沒有起色,當指標回升時可能就是好轉的時候。高潮時貨幣供應M2增長超過20%, 而低潮時可以跌至10%以下。這些指標有助判斷經濟狀況。現在是否買入的時機?這個方案對整體經濟短期幫助不大, 但對A股市場可能會扭轉投資者過往脆弱的信心。2008年第二季M2增長是17.2%,雖然比第一季16.2%有所提高,不過8月份及9月份分別回落至16.35%16%, 情況不容樂觀,應該密切注意貨幣供應量的變化作爲參考指標。

我將會在未來的會面中與大家分享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