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的秘密目標 - 信報


  財政司長唐英年原本預算○四至○五年度政府有四百二十六億元赤字,若扣除二百六十億元政府債券及五隧一橋債券的賬面「收入」,實質赤字高達七百八十億元。最近公布新一年的預算案時,去年度修訂預算轉為盈餘一百二十億元,一來一回,誤差超過五百億元!

  理想成績如何達致的呢?滅赤的動力有三個來源,而財爺是否已經掌握背後動力?更訂下秘而不宣的財務目標?

   第一個來源是傳媒突出報道的,就是比預期高兩倍的賣地收入,比預算多了兩百億元。財爺亦在新一年預算案中預計有三百多億元賣地收入。其後,政府經濟顧問 郭國全透露預算案中沒有公布的理財構想。他引述過去二十年的數據顯示,土地收入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約百分之三,「預期」日後土地收入佔本地生產總值 會降至百分之二點四的水平,於是未來五個年度的賣地收入「預期」可以達到近一千七百億元。

  郭國全又說,香港地價是經濟盛衰的反映,並不是港府所能控制,若經濟好轉地價自然上升。筆者對此不太同意,地價當然受經濟影響,但經濟狀況不是其唯一決定因素。事實上,政府絕對可以大量推出土地,即使經濟有多壯旺,地價一樣會下跌。

   如果這個「預期」成真,真的落實這個構想,這可說是將賣樓收入經常化的政策。政府是否倚靠不穩定的地價收益,並將香港帶回高地價社會?我們經歷過樓市泡 沫,經濟表面風光,在虛浮之地上建起浮誇式繁榮,而公共財政靠高地價、高樓價支撐,理財紀律蕩然無存。八萬五建屋目標,再加上亞洲金融風暴,令港人不想重 蹈覆轍。

賣地收入不應與GDP掛鈎

  不過,這卻是杯弓蛇影。大家要看清楚的是香港經濟的定位,那就是受外圍經濟決定的中國 國際化都會經濟,土地始終是香港的稀有資源。作為跨國企業在亞洲的統籌中心、商業服務中心、亞洲金融中心以及大有前途的中國企業對外營商前哨站,香港的商 業用地及豪宅始終有價。七年經濟浩劫令官、商、學、民都深深認同,房地產資產價格必需平穩,不能再出現地價大崩塌。因此政府將賣地「經常化」的話,賣地收 入也沒必要看為非經常收入,可以視之為經常收入。

  然而,政府的密策是將賣地收入和生產總值掛鈎,其經濟結果便是加深經濟循環的調整深 度。當一年經濟理想,土地有價,賣地數目便減少,土地供應更形不足,加劇房地產價格上升;另一年經濟衰退,若賣地收入達到生產總值百分之二點四水平,政府 賣出的土地便應該增加,於是土地供應過多問題惡化。在這個問題上,公共財政穩定和經濟穩定是互相衝突的。兩害取其輕,財政司長應該以經濟穩定發展為首要目 標。經濟好,土地應該賣多些;經濟差,土地應該惜售。經濟好時,賣地收入理想,政府應該有盈餘,以應付經濟差時賣地收入少所引致的財赤問題。賣地收入經常 化不應該鈎上生產總值,而應該掛鈎的是房地產價格。

  第二個來源可從財爺公開宣稱的理財理念中找到。他認為滅赤的首要方法不是靠經濟增 長,也不是開源,而是節流。大眾應該讚賞公營部門削減開支的表現,開支較預期少一百六十四億元!其中經常性開支比預期減少七十六億元是非常驕人的成績,因 為削減經常性開支是長期性的,不若放棄或拖延一些基建項目便可以削減非經常性開支那麽容易。

  唐英年說:「我認定『先節流』和控制政 府經營開支為我的首要工作。」看來,還有沒有說出來的目標—「超節流」。預算案公布的財政目標,是在○八至○九年度把政府經營開支減至二千億元,而即將過 去的○四至○五年度,財爺已經預計可以減至二千零一十二億元。政府經營開支看來會「自自然然地」超標,跌破二千億元。

  另外一個「公布」 的目標是,將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控制在百分之二十或以下。然而,根據預算案,兩年後,即○六至○七年度,有關比例已經達到百分之十九點二。財 爺更「預測」,到○九至一○年,比例下降至百分之十六。事實上,如果能夠達到這個「預測」,政府在經濟不景時大興土木以刺激經濟的空間便大增。

   第三個來源是直接稅收入比預期理想,利得稅及薪俸稅總共多出一百四十多億元。然而,這個項目是十分不穩定的,在○三至○四年預算案前夕,整個社會挖空心 思,結果當年的財政司長梁錦松提出增加薪俸稅、利得稅等,開徵邊境建設稅、賭波稅等,每年只預算增加一百四十億元收入。其中利得稅率提高一點五個百分點, 只能預算每年增加三十五億元收入。這可側面反映直接稅對香港政府收入的貢獻根本比想像的少,其實是不足一半,間接稅及其他政府收入舉足輕重。然而,這些收 入和經濟好壞關係極密切,滅赤最可倚靠的還是節流。

平衡收支應以五年期

  特區政府持守的收支平衡原則不應該放在某一年之上,而應該是一個五年期間。「新一屆」特首(並非「新的」特首)有五年任期,理應制訂平衡預算,並設定應變計劃(如出售政府資產)應付經濟意外情況。

   經濟好時,財政應該有盈餘;經濟不景時,便應該權宜地制訂赤字預算,透過增加非經常性開支刺激經濟,即所謂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減輕衰退所帶來的經濟陣 痛。當經濟持續壯旺,公共財政理應錄得巨額盈餘,「好天收埋落雨柴」,到經濟不景氣時才不會做「守財奴」。在即將結束的財政年內,經濟增長超過百分之八, 不單未有可觀盈餘,反而有「實質」赤字,當然不是減低節流力度,開倉派米的時候。

  然而,財爺受到政治壓力,最近承諾如果今年的經濟持續 有好的發展勢頭,明年的預算案會有較多的稅項寬減空間。筆者認為這個理財哲學並不審慎,財爺應該努力持守財政紀律。減稅與否的決定應該只着重於對經濟增長 有否裨益為權衡標準,無需變為杯水車薪的紓困措施、博取大眾掌聲的政治性「派糖」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