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之都,剎那光輝 - 信報


  由《國際先驅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主辦的「國際時裝及名牌商品會議」,過往三屆均在法國巴黎舉行,今屆首次移師香港.近三十個國際名牌的首腦聚首亞洲,可說空前,而《國際 先驅論壇報》更把香港中區描述為「遠東第五大道」。港人也自封香港為亞洲「名牌之都」。

  「名牌之都」究竟為香港帶來多大的經濟收益?在二○○三年,遊客涉及的購物消費有三百一十五億元,不足香港生產總值百分之三。扣除名牌企業的盈利,香港得益更是微薄。

   奢侈名牌究竟如何將香港定位? Estee Lauder(雅詩蘭黛)因應內地市場,二月將亞太區總部從新加坡遷走,落腳點不選香港,逕自落戶上海;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九月耗資二百五十萬美元舉行盛大的時尚派對,慶祝在上海恒隆廣場全球第三百三十二家專門店開幕.這家專門店是亞太地區最大規模 的。

  半年前,Prada亞洲區第二大旗艦店在香港揭幕,是一般的兩層式設計,而去年開幕的日本東京青山的Prada Epicenter旗艦店卻是菱形玻璃建築的六層獨立大廈.無怪乎負責人形容香港為「中國市場的跳板」。香港旗艦店香港只是時尚產品的窗櫥、高級貨品臨時 銷貨場?

  七十歲意大利「時裝教父」設計大師Giorgio Armani年頭首次到中國主持首間旗艦店在上海外灘開張儀式之後說:「中國很大,可有三個大門。北京歷史久遠,亦有意保留着自己的傳統;上海變化很快, 雖然高樓大廈不停在建,似乎有意要在幾年內成為非常現代化的城市……香港的地方小,在中環,我看到很多菲律賓人坐在馬路旁。」他帶着貴族口吻的說法暗暗顯 示,長遠而言,香港只有次要地位。

中國奢侈品消費急升

  奢侈名牌消費在香港會否細水長流呢?看來不會。

   絕大部分世界頂級品牌已經在中國設有分店.有報章引述美林的研究報告指,中國高檔消費品銷售額在去年達七百零三億港元,佔全世界市場百分之十一的份額。中 國品牌戰略協會的研究也顯示,國際名牌的滲透率已經達到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三。高盛倫敦總部的分析師認為將在未來十年內發展成為世界第二的奢侈品市場,並擁 有全球最大的客戶群.正如在倫敦的法國巴黎百富勤的分析報告指出,中國只是進入國際名牌消費初期。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亦認為,當中國人均收入達到二千五百美 元之後,奢侈品消費將急劇上升。

  中國加入世貿之後,關稅逐年降低,國際品牌在內地的售價也逐年下跌。《解放日報》訪問了負責上海商城沿 線商舖開發的俊思集團,負責人說,「以Gucci為例,三年前上海的價格要比香港貴百分之二十五,現在它的價格已經降低到約貴百分之十五左右。」(二○○ 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南京西路上演『國際品牌秀』」)《文匯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報道,「香港購物遊『繽紛冬日節』一枝獨秀的局面已被打破,為數不少的在上 海工作生活的港人已經留在上海購物。」(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狂購節穩固『頂級消費群』」)。不過,這還只是一個開始,《財富》雜誌提出,奢侈品經 營者要有五年虧損的準備,才會有所收成。香港化妝品連鎖專賣店莎莎將在三月登陸上海,進軍比香港大七倍的化妝品市場,預算用兩年多來達致收支平衡。在這個 耕耘期,香港便被視為「跳板」,但國際名牌踏在跳板數年後,會否過橋抽板?

  全力維持奢侈之都地位看不到遠景,但香港卻可能承受文化後遺 症。奢侈品是一種「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具有罕有、獨特、珍貴的吸引力。對於消費者,奢侈品本身的實效和質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人艷羡的目光,一種高貴身價的無形光 環。

奢侈品牌都善於製造自身的傳奇,例如一個錢包的製造過程便訂出一千個工序,營造與眾不同的「神話」,因此亦令奢侈品牌享有一個「神話溢價」,售價比成本高 出倍數計。為保留這個「神話溢價」,奢侈品牌不會遷移原產地,不會將工序遷移。Gucci前執行總裁曾說:「中國消費者永遠不會去買『中國製造』的 Gucci產品。」對他們來說,這行徑如同自殺。

  矛盾的是,愈來愈多人擁有奢侈品,奢侈品「艷羡價值」卻愈來愈低。攀比風氣在人口稠密 的國際大都會流散,粗粗的金鍊繫上頸上只成粗枝大葉。以往,擁有奢侈品令他人另眼相看;將來,甚至是現在,卻變成俗不可耐。在黯淡中才可以有炫耀,但所有 人都閃爍時,沒有人能夠標榜。例如,有調查顯示,二十至三十歲的日本女性中,九成聲稱擁有至少一件路易威登的產品,有一半擁有路易威登的手袋。奢侈品也大 眾化,亦因此平民化。

  真正富豪不一定用奢侈品牌,但大部分中產階級卻視之為「身份證明」。奢侈品不一定是揮霍,但卻和虛榮密不可分。消 費不單是實物上的經濟活動,更是虛榮上的文化活動。去一家餐廳用膳,不一定為了那裏的食物素質,也不一定是服務水平,很多時是當中的布置、氣氛及名氣,符 合還是違反自己心目中的身份。「品味」對一些人來說是美感體驗,但對另一些人卻是階級定位。奢侈虛浮之風自然孕育財大氣疏的暴發戶。

香港缺乏獨特旅遊景點

   香港旅遊業的興旺在五至十年間仍然可以維持,但之後又如何?當香港殘留的國際魅力逐步消退,而內地城市逐一建成具競爭力的購物中心,香港還會有什麽旅遊 賣點呢?香港是否只是一個大商場,只能吸引「貪新鮮」的內地旅客?對其他國家的旅客是否逐步失去吸引力,出現旅遊市場過分單一化的問題?

  去年日本當局進行非正式的調查,了解日本人來香港旅遊的看法及趨勢,印證了上述的憂慮。日本人覺得香港缺乏獨一無二的景點及旅遊元素。

   日本人到香港絕不是要求走馬看花。愈來愈日本人到香港離島、郊區遊覽及遠足。可惜,他們所喜歡的傳統建築很少能夠好好地保存下來。日本人很喜歡香港的夜 景,特別是聖誕節及新年期間更是燦爛。事實上,英國廣播公司(BBC)選出了五十個人生必去的旅遊勝地,大部分是大自然景點及古代遺迹,現代大城市能夠入 選的,美國紐約是第一(第九位),而香港是第二(第二十二位)。香港的夜景舉世聞名。不過,較早前由內地出生的香港藝人黎明創作的「港產電影」《大城小 事》,影片中最浪漫的一幕是在上海夜景襯托下的燦爛煙花。夜景的璀璨可以是一剎那的,隨時可被超越。

  可見,旅遊不只是人造景點多,貨品價廉物美以及服務員堆起笑容便可以成功,而是決定於文化、生活、生態、社會治安各方面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