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輔助教育體系 - 信報教統局鼓勵學校之間共享職業導向課程的資源,包括交換學生、器材,是否正反映開放教育產業的需要?在正統、受資助的辦學團體之外,有很多不同機 構提供毅進及職業導向等課程,讓我們稱這產業為「輔助教育業」。在學分制下,「輔助教育」課程仍然保持由社會服務機構以至培訓企業舉辦,只要經過學術評審 機制認可的程序之後,由學生報讀。學分制搞活「輔助教育業」,促成教育產業市場化。由辦學團體決定教育資源的分配及調配最具效益呢?還是「錢跟著人走」, 由教育服務最終消費者決定最能善用資源呢? 事實上,「輔助教育業」已具雛型。第一個來源是社會服務機構及職業培訓局,它們提供很多 毅進、展翅、職業訓練以至領袖培訓計劃;第二是專門提供預科教育的私立機構如恆生商學書院、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第三是多家本地大學為吸引中六「精英」 學生,開設附有大學認可學分的資優及拔尖課程;第四是以半專業形式的培訓師(Trainer)提供的課程如身心語言程序學(NLP)及個人成長課程;第五 是私立大專院校及教育組織,前者包括珠海書院及樹仁學院,後者可以牛棚書院及禧文學舍作為例子,兩者都以學術有成者作教育者;第六是社教與文化機構如外國 官方的語文課程。而在外地,社教與文化機構如日本民族研究所、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都開辦學分通識課程。
發掘社會寶貴教學資源
除了這個雛型「輔助教育業」外,整體社會還有很多未被善用的寶貴資源,發掘出來對通識教育的推動更為有力。讀者不是教育專業,但在社會上有豐富經驗,有 濃厚興趣及抱負將自己的見識帶給下一代,現在有正式的渠道嗎?沒有。然而,開放化之後,讀者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一個教學組,經學術評審機制認可,並 且經過規定的通識教育培訓訓練之後,便可以向不同學校教授某一科通識科目。於是,學分制可以引進學校體系以外的龐大教學資源。 一家 學校舉辦「跨學科考察團」,到過廣東、山東、陝西、河南、江西、上海、江西及湖北等省市,融入中六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地理、中史、中國文學、生物、化學 和通識科中。在學分制之下,考察團的創意教學及經驗便成為商機。經過學術評審認可後,有關學校或者有關教師自組教育機構便可能提供同樣課程給其他學校或同 一辦學團體的其他學校,資源可以躍動,經驗可以快速累積,輔助教育產業亦可以慢慢形成,教師出路亦可以多元化。
教師就業身份三種模式
在學分制下,教師就業身份可以有三種不同的模式。第一是傳統模式,受聘於一家學校,教授必修科及選修科(包括通識科);第二是受聘於輔助教育產業,教授通識科、毅進及職業導向課程;第三是以自僱人士身份,為多家學校教授某一選修科。 至於輔助教育產業的蓬勃危害正統教育體系的教師飯碗問題,解決的方案是將每一通識教育的學分和聘任原為學校教師的職員數目掛鈎,確保教師不會在新制度下被迫失業。 教育當局不應插手教導校方如何教通識,應該握著重點,在正統教育以外培養輔助教育體系,令整個教育產業更有原動力。應該將教育選擇權交給學生及家長,而 學校和教師應發揮全人照顧的角色,在德育上下多一點功夫,師生之間不應只有課本及成績作連繫。而當局應該做的有三︰一是是抓緊學術評審,以保證輔助教育體 系所提供的職業導向及通識課程符合標準;二是加強提供培訓予正統及輔助教育行業;三是職業導向及部分通識科獲得資歷及資格認可,令僱主接受成為入職條件, 而其餘的便應放手不管。 學制改革.二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