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錯失日本商機? - 信報匯豐銀行集團進軍日本消費信貸業務近月連番受挫,繼收購當地最大消費信貸公司武富士(Takefuji)的股權失敗後,收購第四大消費金融公司 Aplus的計劃亦不敵主要股東為德意志銀行及通用電氣(GE)的日本新生銀行;雖然如此,有志者事竟成,匯豐打入高達九百六十億美元的日本消費金融市場 還是指日可待的。 另一方面,電盈主席李澤楷接受日本傳媒訪問時透露,其私人公司盈拓把亞洲總部選在日本,並在東京擁有不少高素質物 業,包括在一九九八年以九百億日圓(約六十三億港元)高價購入的東京火車站前的四季酒店,又曾在去年夥拍其他財團私人購入日本電訊百分之四股權,九個月轉 手賣出,賺了約四億港元。在訪問中的核心訊息是他一直參與日本市場,現正積極探索日本金融、通訊及地產業的商機。 事實上,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三年前推行結構性經濟改革,其中一項就是撤銷管制規定,部分國企計劃私營化,又推出吸引外資的「投資日本」(Invest Japan)計劃,期望在五年後直接投資的數額可以倍增,一直強調自給自足、自我封鎖的日本闖出重要的第一步。 香港企業一直在國際市場東征西討,但對日本市場的成績始終「交白卷」,是否突破在即呢?內地方面,配合一九九九年落實的「走出去」(進軍海外)戰略,中 國企業進軍日本已經開始。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上海代表處去年十二月在滬首度召開了促進中國企業進軍日本的交流會,根據中國貿促會駐日本代表處 的資料,截至去年八月,中國企業在海外設立了七千二百多家公司,百餘家在日本落戶;二○○一年上海電器集團收購日本秋山印刷公司,開創以併購獲取關鍵技術 的對日投資模式;去年三九集團和CFS集團收購日本著名藥品製造公司東亞制藥(富山縣),利用日方擁有的生產許可證,生產三九品牌醫藥保健品,同時在中日 市場銷售。 日本政府也不再視中國為單純的生產基地。過去數年,中國與日本的整體貿易額超越了美國,中國的經濟發展令日本的貿易重心由歐美轉到亞洲國家。日本企業打算設立分銷網絡打入內地市場,因此期望香港企業成為商業夥伴;香港政府及企業是否忽略了日本商機? 前任日本駐港總領事橫田淳去年在一個午餐會的演辭,罕見地以嚴肅及認真的措詞說出日本企業對港資的期待:「雖然我侃侃而談了好一會,希望不算是說得太 多,而且,我所說的都是經過思考的!」港府知道日本的立場嗎?日方看來是不太滿意,他說:「我深信日本和香港的政府高層之間,應該進行更多高層次和深入的 會議。有趣的是,自從我履新至今不足一年,已先後接待了二次首相到訪,還有經濟財政政策擔當大臣、外務大臣和兩位前任首相,雖然有那麼多大人物造訪,但每 次都行色匆匆,因此對促進我們的工作關係並沒有太大幫助。我們想進一步促進日港關係,那麼我們就要想清楚自己所說的話,並且要言出必行。」 「言出必行」的日本人,深思之後,究竟對香港有什麼期盼?很多人看到日港關係在一九九七年後的倒退,又看到中國內地的快速發展,我們和英語國家又有傳統緊密聯繫,日本又出現長期經濟不景的困境,於是政界及商界有意無意間把日本剔除出致力發展關係的名單之外。 來港履新近半年的日本駐香港總領事北村隆則在港言論不多,最近卻到訪廣州、深圳及東莞三個日商會,發表和以往不同的評論,他不再強調香港對日商拓展內地業務的中介角色,反而指出日商不再經香港而直接到廣東投資的趨勢。 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