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及貿易同盟 - 信報


  當很多國際學者都研究「新興工業化國家」(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的發展之際,有學者形容香港在九十年代開始邁向「新興非工業化」經濟體系(Newly Deindustrializing Economy)。根據《綜合住戶統計調查報告書》,香港在今年第一季製造業僱用人數跌至二十三萬多,不少人認為香港製造業已經不只是「夕陽行業」,簡直 是「黑夜行業」。

 

「外發加工」蓬勃

 

  不是嗎?二○○三年的香港整體出口中,真真正 正是香港自己出產的產品出口只有百分之七,九成幾是轉口的。這些香港產品出口額有一千二百一十七億元,但真真正正運到消費市場的不足一千億元,因為其中起 碼有二百四十九億元的港產品是運往內地再加工。香港稱這類「貿易」活動為「外發加工」(Outward Processing),一般是由香港或經香港將原料或半製成品往內地加工,經加工後的製成品安排再進口香港。於是,香港製造廠商善用內地作生產基地,發 展出「外發加工」經濟模式。香港的製造業規模絕對是被低估了。

  因此,想深一層,香港貿易額那麼龐大,很大部分根本不是「貿易」,而 是涉及「外發加工」的工業生產。○三年香港輸往中國內地的整體出口貨品有七千四百二十五億港元,其中三千二百六十一億元是涉及外發加工。可見,外發加工的 規模比本地產品出口大很多。而他們的活動不再顯示為「製造活動」,變成「貿易活動」。

  製造業和出入口貿易業根本難以分辨,因為兩者 「雙向滲透」。一方面,內地「外發加工」前景秀麗,出入口貿易商便在外地找到買家後,索性自己安排在內地生產,於是兼營製造業,有經濟學家稱這些貿易公司 為「虛擬生產者」(Virtual Producer)。同時,那些製造業廠商既然將部分生產程序北移,和內地合作生產,於是便兼營轉口貿易,為內地或外發加工產品找訂單。

   可見,香港製造業廠商及貿易商在輕工業及貿易活動相結合上,表現很強的相融性。自九五年開始,香港統計處的《香港統計月刊》每年都發表「從事製造業相關 活動的貿易公司」的專題文章,探討這個問題。在去年發表的統計顯示,在二○○一年香港製造業企業只有一萬七千多家,但從事製造業相關活動的貿易企業卻有近 一萬六千家。在二○○一年製造業為香港貢獻的增加價值為六百一十八億港元,而這類「虛擬生產者」的貿易公司也為香港帶來六百零二億港元。在九七至○一年 間,這類貿易公司為香港帶來的增加價值是製造業的八成半至九成半左右,因此,本地「實際及虛擬」製造業總共為香港賺取的經濟收益比「狹義製造業」多近一 倍,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也應該倍增。筆者認為,這個既生產又貿易的營商模式是香港獨特魅力所在,有關企業形成了「製造及貿易同盟」。

 

製造業規模被低估

 

   不單如此,還有另外一個統計因素令製造業是被低估的。根據傳統做法,如果一家廠家將實際的生產程序移離了香港的廠房,那些仍然留在香港廠房的員工,例如 做模、設計、工程技術、市場營銷、銷售和生產規劃等員工,會因此突然由製造業員工,重新被劃分為服務業員工。因此,在一九九二及一九九三年,就有六千二百 個「製造業」企業及近五萬「製造業」員工轉為「服務業」企業及僱員。很明顯,這些員工投身的行業仍然是製造業,並非服務業,不過他們對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 被歸類入服務業。(博爾格等,二○○○年,《由香港製造》,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二十頁)

  外發加工的模式其實是有很大耗損。港商 在內地投資外發加工企業,在生產程序上有兩個環節在香港進行,一是原材料及零件是在香港進口並加工生產,二是當產品在內地加工完成後,香港會進行後期加工 處理及包裝。這兩個環節各自帶來起碼兩次出入口活動,列入「貿易業」統計內。原材料進口香港(第一次),出口到內地做加工(第二次),然後再從內地進口 (第三次),完成最終產品後出口到最終市場,貿易及貨運服務當然受惠。

  但為何要將貨物「運來運去」?第一個因素是因為香港有一些工 序,內地工人做得不好。一般而言,香港以往在兩個工序上有優勢,分別是前期處理及後期包裝。當內地生產能力愈來愈提高,愈來愈不需要香港工廠進行這些工 序。第二個因素是所謂內地「付運」服務水平不足,也就是說內地港口或機場處理出口做得不理想。不過,內地貨櫃碼頭發展一日千里,愈來愈多香港外發加工企業 選用內地港口付運。於是,這些在香港的工序及付運服務都逐步流失。

  這些在內地生產的製造業經濟活動,不列入香港出入口貿易統計數字,在經濟學上稱為「離岸貿易」(Offshore Trade)。

   香港製造及貿易同盟在香港本土以外以外發加工、工貿互滲以及離岸貿易三個模式尋求發展,令香港企業的生產及貿易能力大幅擴增,大大刺激香港貿易支援服務 的需求,因此香港經濟規模即使在金融風暴、科技股爆破、九一一事件以至沙士肆虐的打擊下,仍然不停急速擴展。香港的經濟命脈及發展前景很清楚,是統籌離岸 經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