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營房屋政策應該大改動 - 信報去年第三季,政府向傳媒以「消息人士」身份(即不許指名道姓說出是 何人)講述「置業資助貸款計劃」(以下簡稱「置貸」)時,披露多個數據。政府說,平均每個置貸名額因免息貸款而令當局損失的每年利息約為十六萬元,但比起 「自置居所貸款」計劃(供公營房屋住戶申請的計劃,以下簡稱「自貸」)平均補貼額達二十一萬元「抵」。當推出自置居所貸款計劃,政府便指出居屋(連補地 價)平均補貼額六十五萬元,因此「自貸」可以「慳」很多。租者置其屋平均補貼額九十五萬元也很「著數」,因為「公屋」(公營出租單位)平均補貼額高達一百 零三萬元。歸根究柢,根本不是這些新計畫「抵」,而是公帑放在公屋的資源是如此驚人,這亦是所有公共房屋政策問題的關鍵。 首先,我 們應該清晰釐訂公營房屋及置業津貼的目的。隨著居屋的停建,公營房屋不應再用作政府收購私人物業時的補償,這功能應交由市建局及房協負責。公屋應該用作貧 困人士安居樂業之用,以免出現貧無立錐之地。沒方法分辨誰為有需要、誰應自力更生,公共資源必然出現濫用及浪費。 現在的入息限額是否有再深切檢討的必要呢?在三月時,有十三萬多戶有資格申請公屋,佔全港租戶超過三分一。當香港經濟轉型,港元幣值要保持不變之下,工資(與及資產價格)自然會有下調趨勢。因此,入息限額不隨工資水平下降,是浪費公帑。 去年首季公屋輪候冊曾跌至八萬五千戶,但之後回升,現在約有九萬二千戶,為什麼在過去公屋供應大增下輪候冊仍不減反增呢?年輕單身人士申請公屋數目急增 相信是其中一個主因。報章報道,在去年四月至今年六月期間,約有五千多名二十至三十歲單身人士申請公屋。公屋申請人愈來愈年輕,大學生只有十八歲便申請公 屋。現在輪候公屋時間較短,輪候二點一年便排到,之後「上了樓」便是神仙,一生享有公家房屋優惠,可用綠表申請貸款或居屋。以往少數大學生為貧苦大眾爭取 上樓,不惜公民抗命,遭受牢獄之災;現今少數大學生合法上樓,盡取便宜,見證香港社會的荒謬變遷。
價錢沒法用作資源分配
另一荒謬是九萬多戶在輪候的同時,近一萬個單位卻無人問津,表面上的原因是這些單位可能是在偏遠的新界,又可能是樓齡較高。更深層的原因是公屋是一世的 權利,當然值得住戶等待下一個較好的編配單位。亦因這個原因,去年輪候冊家庭被編配的第一個單位便立即接受的比率只有百分之十三點四,八成多住戶寧願留在 不合意的居所,仍然等第二次機會。另一原因是同一屋邨的租值只以面積計算,不論樓層高低、景觀以及附近有沒有厭惡性設施(如垃圾房)都沒有考慮,價錢沒法 用作資源分配,居民唯有等下一次好運。 另外,根據法例,公屋租金佔住戶入息中位數不得超逾百分之十,即是說,一半以上的公屋居民不 應繳交多於入息百分之十。這是不是合理的準則呢?大部分香港人用幾成收入用在房屋租金或樓按供款之上,為何大多數公屋居民只用一成呢?入息太低的住戶現在 有很多途徑減免租金,例如領取綜援的公屋住戶租金負擔由政府補貼,現在有十一萬多戶,約佔整體公屋總數兩成。除此之外,根據租金援助計劃,有約一萬戶因租 金佔入息超逾百分之二十五而可以減租一半。
檢討「終身戶籍」
現在公屋是住一世, 甚至是世襲,可以傳到下一代。有不少住戶入住公屋時生活艱難,但很多奮鬥十數年後,收入增加,不過卻能夠保留公屋單位一世,資源用得合理嗎?房屋署研究引 入有限期的公屋租約,每三年和住戶重訂租約,不過有公屋組織便強烈反對,批評政府減少對公營房屋的承擔。承擔更多便是合理? 政府在 這方面表現太軟弱,造成不少公屋居民「食阿公」的心態。今年六月有多達二萬六千公屋住戶欠租(涉及金額逾四千五百萬元),佔總數住戶逾百分之五,是歷來的 最高紀錄,遠遠超逾房署的百分之三點五指標。爭取公屋居民權益的房委會委員王坤在去年九月也承認,有為數達二千戶的「公屋租霸」,即慣性欠租公屋住戶。 獲編公屋者要住滿十年才進行入息及資產審查,即使審查後,最終也只會定為富戶,增加租金到倍半、雙倍及市值水平,現在為數只有約兩萬戶,只佔公屋住戶百分之三左右。 不少公屋留在不需要的人身上,而真正有需要的家庭卻苦苦等候,失卻救急扶危的作用,資源嚴重錯配。現在公屋營運每年有超過二十億元赤字,當中有多少是物 有所值,幫助真正有需要的居民呢?取消住戶的舊有利益在現在的環境之下是難以獲得政客支持。但對於申請的資格的釐定卻涉及香港經濟的未來發展,各政客應想 清楚。 公屋應該定為暫時性的安全網,協助市民社會爬升,而不是永久的福利及權利。例如房屋署在二○○一年尾,放寬處理負資產業主及破產人士,申請公屋前二十四個月不得擁有物業的限制,當時每月有百多宗這類的申請,這便是發揮公屋雪中送炭的作用。 在學界中,香港的「積極不干預」政策附有清晰的註腳。香港政府大量參與教育、房屋、醫療等社會建設,又提供廣泛性的社會福利,並保護公用事業公司。正如 研究城市經濟的著名學者Peter Hall形容,即使接納香港政府的管治是自由放任,也是一種由加入了城市建設元素的社會主義色彩(laissez-faire underpinned by municipal socialism)。 香港房屋部門在過去三十年在城市建設有不可否認的貢獻。在香港轉型下,房屋署應該再找出路。現在內地技術工人奇缺,開始向香港招手,房屋署應考慮作出配合。
「租金券」計劃值得考慮
房屋署不再興建居屋,轄下發展處的二千一百名員工每年接近二十億元的薪酬支出卻難以大幅削減。年中房屋署宣布在未來四年削減編制三成,每年節省十三億 元。但房屋署有一萬一千四百名員工,薪酬開支為五十四億元,平均每名員工的月薪為四萬元。削減了三千五百人後,薪酬開支為四十一億元,平均每名員工的月薪 為四萬三千元。香港公共房屋建設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好評,何不找內地政府部門合作,提供公共房屋建設服務。內地不少地方如深圳想方設法吸引「海歸派」回流 進行建設,對海歸派提供公共房屋優惠。因此以香港房屋署的品牌來招徠或許有一定吸引力。 房署亦可以重新考慮較早前提出但已擱置的 「租金券」計劃,當時計劃資助公屋戶在私人市場租樓,津貼最高四成租金。一個合資格的四人家庭,每月最多可領取二千六百元津貼金額。筆者建議,考慮將「租 金券」的適用範圍擴大到內地租金,只要申請人符合內地培訓技術工人的資格即可。「租金券」可以協助香港製造業工人到內地再展新生。房署更可以和內地科技園 合作,在廠房附近建設現代化社區,吸引香港及海外技術人員,安居樂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