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格的「小預算案」 - 信報財政司長唐英年在立法會發表較全面的理財理念,傳媒稱之為「小預算案」。雖然被稱為「小預算案」,財爺除了作出部分政策性宣告之外,並無向公眾勾劃任何宏觀的經濟圖畫。 其實,達至財政平衡不外三招,包括開源、經濟增長及節流。 先談開源。在梁錦松時代,政府要處理七百億元財赤,開源部分每年要負責二百億元。於是,梁錦松在去年「搜搜刮刮」額外增加了每年一百四十億元收入,尚欠 六十億元未有頭緒。而在一百四十億元計劃中,幾經辛苦成功推出了賭波稅,但邊境建設稅現在要束之高閣。看不出政府能夠製造更多徵稅項目,而在強大政治壓力 下,也看不出怎樣再增加利得稅及薪俸稅。 第二是節流,節流也要負責二百億元。當時梁錦松原定在二○○六至○七年度將經營開支由二千 二百億元減至二千億元。唐英年在「小預算案」將時限推至二○○八至○九年度,原定三年內要達致的減幅,攤開五年來做。政府官員理應欣喜才對,不料報章卻報 道「高官驚訝:節流力度倍增」?蔑?員抗拒節流可見一斑。
避開通縮預測
第三是 經濟增長。和梁錦松一樣,唐英年同樣將最大寄望放在經濟增長之上,數額達三百億元。唐英年調升今年香港實質經濟增長預測,由百分之二增至百分之三,而中期 經濟實質趨勢增長(即未來五年)亦提高半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三點五。實質經濟增長既增加,年期又多了兩年,理應有把握達到吧?經濟事情不是那麽簡單。經濟增 長必然會增加政府收入?二○○二年度的經濟實質增長百分之二點三,但扣除物價指數變動,是下跌了百分之零點七,利得稅亦並無跟隨經濟增長而上升,由二○○ 一年度四百四十四億元減少至三百八十億元,下跌超過一成。 「小預算案」竟然避開通縮的預測。去年的預算案假設未來五年既無通脹,也 無通縮之下,三百億元額外收入才有著落。即使實質經濟增長能夠加速增長,如果通縮也是居高不下,總體經濟以現金計仍然可以減少。稅收大幅增加的預測很可能 是一廂情願。現在新財爺連通縮也避而不談,我們只能給予這份「小預算案」不及格的評分。
結構性經濟失衡
政府經濟思維最大的盲點是將香港經濟問題看成是周期性的,隨著經濟復甦,一切經濟問題便迎刃而解。 從結構性的角度看,香港問題便悲觀得多。在八十年代之前,投資在香港本土的企業,租用本地的樓房,僱用港人做員工,回應外地需求而提高貨品及服務出口, 員工出糧後在本地消費,製造內地需求。當內地開放之後,香港企業愈來愈向外闖,強大的香港企業施展渾身解數的場地已經不在香港,是在內地及外國。在八十及 九十年代中前期,港商在外面所賺得的財富大部分回流香港,投入金融或房地產,金融及地產市道興旺,刺激內地需求及帶動百業繁榮,內部消費因而蓬勃。 不過,地產泡沫爆破後,香港再難以找到高回報的投資機會,無投資出路之下,紛紛尋找境外再投資的途徑。在外邊賺的錢也不再惠及本地經濟,造成本地需求萎 靡不振。而在外地投資的香港企業雖然可能聘請本地員工,但總體而言,聘用的香港人數目是減少了,於是增加本地失業問題。而這些企業對本地經濟的貢獻,只是 賺回的利潤及其他配套服務需求,而港人在外地賺取的工資部分亦不必然回到香港的消費市場,眾多因素聚結,令本地消費市場和香港的整體經濟出現失衡。 正如中文大學副校長廖柏偉教授最近接受《信報月刊》訪問時所說,外來需求不能再有效帶動內部需求,因此即使最近香港外來需求有所回升,帶動GPEP增 長,但仍不能帶領香港走出困境。即使本地消費增加,本地消費中很大比例是外來物品,對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有限,不能擔起經濟火車頭的角色。
失業率下降的假象
香港和內地經濟融合未完成,通縮會消失嗎?香港已經是一個成熟經濟體系,還在找尋轉型方向,服務業及貨運業等在內地城市競爭下,危機四伏,新經濟火車頭 仍未找到。貨運業在未來數年隨時可以被深圳取代,而CEPA又吸引香港服務業北上,會否令香港兩個重大產業也被掏空呢?五年平均有百分之三點五增長率有可 能嗎?熱錢湧港不是因為香港有新商機,而是因為人民幣有升值的政治壓力。熱錢正如能夠載舟也能覆舟的急流,除了令「發市當三年」的股市印花稅有短暫的進賬 外,能夠持之以恆嗎?失業率由高峰百分之八點七降至百分之八點三,但實情是大量勞動力放棄搵工或退休,離開勞動人口的行列,令九月的就業人口跌至三百一十 九萬六千人,是二○○○年五月(三百一十九萬三千四百)以來最低的數字!破了三年半紀錄! 不要再奢談復甦,快快處理香港結構性經濟問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