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學位緊缺 - 信報在年頭新上任香港美國商會的主席戴啟思在就職時表示,美國商會今年的關注重點是推動國際學校的擴充。曾任美國駐港澳總領事的香港國際學校校監穆奕樂亦促請港府盡快解決國際學校學位緊缺的問題,因為海外專才的子女必需找到和海外教育學制掛鈎的學位。 特首曾蔭權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擴展國際學校措施,包括以象徵式地價,興建新國際學校或供現有學校擴充,並提供免息貸款。教育局在今年三月公布,推 出四幅分別位於荔枝角、九龍灣、屯門及西貢地皮,供辦學團體興建新的國際學校,預料可以提供三千個新學額。新供應能滿足需求嗎? 教統局官方論述一直指國際學校學額供不應求是假象,全港國際學校學額空缺有一成半左右,只是部分名校的輪候入讀名單較長。也就是說,部分輪候人眾,部 分則乏人問津,總體來說還有空缺。然而,不同國家的人才要求不同的國際學校學位,七十多間國際學校的學生來自五十多個國家,而國際學校教育服務涉及文化、 學制、教育理念,怎可以視為鐵板一樣的學位數目? 更形嚴重的是,政府應該主動地引導需求,還是被動地處理需求?現在香港的國際學校,中學及小學的學額分別只有一萬八千及一萬四千,分別只佔整體學額不 足半成。如果一個國際學校學位能長期支持一個海外人才留港,香港有三百多萬勞動人口,但只有三萬多國際學校學位,那麼便只怎能支持百分之一海外人才長期留 港。這足夠香港長遠的發展嗎?
一時被動一時主動 除了一時被動、一時主動的矛盾之外,政府定位更不清晰的是,究竟政府增加國際學校學位的政策目的是滿足何種需求呢?表面上是滿足來港海外人才的需求,事實上卻是:還有兩個需求。 第一個需求是尚不普及但策略性的需求。政府試行讓國際學校發展宿舍設施,以吸引國際上不同地方學生來港就學,也就是說,吸引國際學生來港,甚至隻身來 港。現在非本地生來港讀中學只有一百幾十人,但數目不大的主因是政策規限,並非沒有需求。由於簽證限制,內地、台灣和澳門中學生不能隨意來港讀中學。政府 將來會否放寬有關政策,到時國際學校學位豈不更形不足? 第二是已經非常殷切的本地需求。究竟有多少本港學生進入國際學校?教育局資料顯示,目前全港三萬多名國際學校學生中,近百分之十四並無外國護照,也就 是說,有約三千多名沒有外國護照的香港永久居民子女在國際學校就讀。那麼其餘八成半是不是非本地人?絕對不是,因為不少港人持外國護照,亦有不少港人移民 外國後回流。據教育局資料,四成國際學校學生為華裔人士。看來,港人入讀國際學校數不在少,很可能在二至三成之間。
不順哥情又失嫂意 不少有識之士也看到國際學校的本地商機。由不少前政界活躍人士組成的一個新辦學團體,準備斥資六億元,興建一所寄宿國際學校。而他們的目標卻不是瞄準 海外人士,而是港生為主,預計取錄的一千三百名學生,本地生佔九成以上。本地中上階層對國際學校學位有強大隱藏需求,愈多供應相信會「浮現」愈多需求。 強大的本地需求和海外需求形成不健全的市場現象,反映在國際學校發行的無息債券(debenture)價格急升之上。不少國際學校向學生家長和公司發債,以資助學校建設。 擁有債券者的子女或者公司僱員的子女,申請入學可獲優先考慮,個人擁有債券者,子女畢業時債券可獲學校贖回,公司擁有債券者,僱員子女畢業時,學位可以轉給公司其他僱員的子女。亦因此之故,學額並非公平輪候,擁有債券比成績評核考試成績有更優先入學機會。 三年前,國際學校已經開始加學費和提高債券價格,時任花旗銀行香港區行長的陳子政便公開直斥「趁火打劫」。當債券價格被炒高後,自然減低部分需求。 政府不釐定國際學校的長遠定位,將國際學校學位滿足四方八面的需求,但最終只會製造國際學校長遠供求失衡問題,不順哥情,又失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