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鹽及反核 -──大智若愚的理性決策? 信報25/3/2011內地傳出食鹽可抗輻射的謠言,香港受謠言「輻射」,出現蜂擁搶購食鹽的現象,鹽價抬高數以十倍。事件成為國際笑話,媒體和評論員冷嘲熱諷為離奇、無知、荒謬。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也刊登恥笑港人的評論文章:「應戰核危機之前,一場鹽危機已迫在眉睫。……這樣發展下去,很多人還無緣遭受核危害,先因為沒鹽吃要了命」。
香港的評論均全方位分析背後的愚昧現象,包括:一、缺乏常識,以訛傳訛;二、杞人憂天,以及更深一層的「走難」歷史情意結;三、「羊群心理」。
《金融時報》前文便分析這個「羊群心理」的根:「從傳統文化形態來看,這與中國人習慣於從眾、而不是獨立思考有關。中國人一直生活在『被管制』之下,習慣聽命令、看通知,習慣步調一致的行動,令人們不願意、也沒有衝動去真正獨立思考」。
「搶鹽」真的愚昧?
最後是,民眾對官方言論不信任。然而,在03年的沙士事件中,官方在疫情爆發早期淡化和低估嚴重性,後來市面出現搶購白醋、板藍根自保的事件。
回顧歷史,官方說不出真話,民間智慧雖然不能得以證實,但也不能確定是錯誤。
這是一個人生無常的處境。然而,搶鹽真的很愚昧嗎?看看搶鹽的新聞報道,究竟是不是所有搶鹽者都真的誤信謠言?不。
報載:「明知非理性,也加入搶購」;「雖然,不少人都知道搶購非理性,卻連青年都加入搶購的行列」;「寧可信其有,不吝嗇要那十多二十元,都『莫執輸』要搶鹽傍身」。
有「名牌」知識分子稱:「西方說『預防勝於治療』是有科學根據,但中國卻傾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背後卻是無根據。」
然而,「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世界觀其實是相信可能「有」,亦可能「無」,無法確定。若搶鹽決策是基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那麼他們其實沒有真正相信謠言,只是面對無常世事的一個決策。
三數十元可買「安心」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但世事無常,一般人又只自認是凡夫俗子,不是什麼智者或知識分子,不能確定鹽是不能抗輻射。既然大部分人不是智者,那麼「非智者」沒有真正相信謠言,從理性角度看,應該搶鹽嗎?還是應該扮「智者」不理謠言?
大家能肯定沒有任何民間秘方能夠醫治核輻射,或減輕核輻射痛苦嗎?這帖秘方會否必須用上鹽呢?我自己真的不確定。
無怪乎化學博士顧小培在《信報》專欄也看到一個現象:
「一眾愚民搶購食鹽,……你若說他笨,他卻自認聰明過人,因為雖然平時售價一元現搶至四十元,是有三十九倍的增幅,但他的看法是以區區三十九元買到一個安心,所費無幾,何樂不為?」
在「非智者」眼中,鹽真的有助抵抗核輻射,而核輻射又真的出現,這個機會率可能很低。然而,很低機會率事件出現的話,他們將有重大損失。
相反,搶鹽的損失是遭奸商欺騙,遭眾人恥笑為愚者,但經濟損失只是有限。
但一般人會不惜一切放下工作去搶鹽嗎?不會,因為「機會成本」太高,時間價值對他們來說太高昂,於是動用有閒的家人排隊。至於有閒一族,排隊搶購的機會成本很低,自然「理性地」去排隊。
筆者推動的投資理念和主流的說法不同,風險應該是最大的可能損失。即使某一不利處境出現機會微乎其微,但萬一出現,卻可能令你永不翻身,你也應避免。搶鹽是低層次文化表現,但卻可能是高層次的決策結論,因為這決策避免自以為是,可能就是大智若愚。核電建設也是如此。
「我們沒法再來一次」
《信報》專欄作家最近都紛紛提出不主流的風險思維。羅耕引述天文台科學顧問丁原章教授撰寫的《廣東和香港地震風險概論》,探討香港大地震的風險:「1605年7月31日(明朝)海南島東北部瓊山之7.5級大地震。瓊山距港四、五百公里,跟今次震央與東京的距離相若。該書記載,與瓊山距港相若的靈山,1936年也曾發生近7級地震,可見這些近港大地震,並非如想像中般罕見。
「……放眼千年數據,1067至1969年間,大亞灣東南偏東約20公里的南中國海便在這段期間發生過6至6.75級地震,震央距今核電廠位處的大鵬半島僅50公里。」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專家言論無法令我安心,正如羅耕所說:「人類認真研究地震,不過是二百年的事,故數據歷史不足令人容易忽視很多年才一遇的黑天鵝式大地震之風險。」
千年一遇的機會率很低,但萬一出現,我們沒法再來一次。
羅家聰也說:「今次災難的教訓,是在一些後果可以很嚴重的問題如核電上,我們應重新審視傳統思考方法。一些百、千、萬年一遇的黑天鵝事件,機會極微。然而一旦出現,後果卻是毁滅性的。按機率乘以事件後果的預期值計,數字很小,於是去馬。
「但我們可曾問過,真的承受到後果嗎?日本當局曾指仙台三十年內發生6級或以上地震的機率為3%至7%,概率分布有否出錯?就算對,3至7%真出現了,收到科嗎?這點,我們宜認真思考。」
世上沒有B地球
預期值(expected value)思維是假設事件有可能出現很多次。簡單來說,破壞性地震有3%機會率,損失100億元;沒有地震的機會率97%,經濟利益10億元;若運作一萬年,有很大很大機會在300年出現破壞性地震,總共損失30000億元,不過在9700年內便賺得97000億元。總計,萬年總得益是67000億元,每年6.7億元。
預期值是人的算術,方程式就是:
得益事件得益金額 × 得益事件機會率-損失事件損失金額 × 損失事件機會率
即10億元 × 97%- 100億元 × 3%
= 9.7 億- 3億
= 6.7億
但若100億元損失一出現便令核電廠倒閉,哪還有萬年得益?
聰明的人類預算應急計劃,即所謂Plan B(B計劃),大家可否知道環保行動有一句口號:There is no Planet B(世上沒有B地球)。
人的算術有多準確呢?人算比天算更好?究竟核電發展有多大可能損失?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古偉牧便提出,核電燃料棒燃燒過後,仍然會不停釋放輻射,核電專家非常努力,提升核電技術到「第五代」,又設計出一種安全包圍燃料棒1000年的科技,功業真的是「名留千古」。不過,每個核電反應堆大概每1.5年就需要更換燃料棒一次,而曾燃燒的燃料棒,24萬年後才自然停止。現在控制了千年輻射,但還有23.9萬年,我們留下讓後代解決吧。這真的是「遺毒萬年」。
筆者不是核專家,絕不是核問題的智者。單單看最近日本核危機之後的評論,我反核的非智者立場更形堅定。
作者為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