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稅自毁經濟自由長城 - 信報


  傳統基金會出版的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中,香港連續十二年被評為全球經濟最自由的地方。香港被基金化會稱許為「全球自由經濟典範」,而香港更是堪稱最自由開放的國際大都市。不過,港府卻打算自毀長城。

   傳統基金會在年頭曾表示,政府有意開徵的銷售稅乃負面因素:「除非政府開徵銷售稅並非為增加收入,並同時減免其他稅項以取得收入平衡。」不過,有沒有稅 項寬免的配套並不是對自由經濟最大的隱憂,更重要的是香港的自由港地位。「自由港」遠在中世紀便出現,讓外國船隻可以自由進出,全部或絕大多數外國商品豁 免關稅。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就是吸引國際貿易。

  香港一直保持為獨立關稅地區,執行全球罕有的自由貿易政策,那就是,香港並無任何關稅或非關稅壁壘。只有寥寥四種貨品在入口時須繳稅,包括煙草、碳氫油類、酒類飲品及甲醇。

  在諮詢文件中,港府同時建議推行「認可臨時貯存地點計劃」和「保稅倉計劃」,說是為了令進口商提供更大的「彈性」和更多「寬免」,只有在貨物運出這些地點用作本地留用時,才須繳納商品及服務稅。

逆勢而行

   這個說法令人失笑。在海外,原本是不自由區的眾多經濟體系,紛紛先設立保稅倉,逐步邁向自由港,由不自由走向自由;香港卻逆勢而行,在原本自由的領域內 設立保稅倉,剎那間由自由變為不自由,在不自由中提供「彈性」。因為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政府竟然建議拔起自由貿易的基石!

  事實上,實施 商品和服務稅,有一個自然動力和關稅的徵稅水平趨同。一般來說,大部分經濟體系不對出口的商品和服務徵稅,若進口關稅低於商品和服務稅,將出現大量虛報活 動,將原先在本地銷售的商品,先出口再進口,從而減少稅款。相反,若進口關稅高於商品和服務稅,也有相應的避稅活動。

  香港一直沒有關稅,為求收到商品及服務稅,政府建議向大部分進口商品徵稅,進口商品只要超越四千元的免稅額,便會徵收商品及服務稅。甚至那些不在香港購買,但卻被帶進香港境內以供本地留用的商品,只要超越每人三千元免稅額,也被納入稅網。

  關稅由來已久,有兩大作用,一是保護本地產品,不會被外地入口的商品全面佔據市場,另一是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但世界貿易愈趨微利化,關稅佔公共財政收入的比重在世界各地亦不斷下降,而香港卻反其道而行。

自斷雙臂

   中文大學網際物流研究中心在○四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香港滙集由亞洲各地經海陸空運抵的原材料和零件,也是日本、南韓、和台灣進口中國原材料的貨運樞 紐。這是由於香港與內地是零關稅,零件可以先運到香港,在香港發展成半製成品也可,賣予本地廠家或消費者也可。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孕育出香港的零件滙聚中 心。香港進出口一直非常便利,沒有在入口時便須分清楚是留用進口還是作外發加工出口或轉口的手續。進口商在進口時也根本不需作這決定,可以視乎市場最新情 況作出應變。當內地製造業廠商有急速需要時,可以立時供應,也可售予外地或本地生產者或消費者,無需分辨買者的目的。

  現在的商品及服務 稅建議中,那些在香港過境或轉運的進口商品在原則上可以豁免,不過在實際運作上便帶來無可能簡便的手續。若政府的建議全面落實,入口香港的原料或半製成品 原本可以供應本地或內地廠商使用,但由於不能確定會否在本地銷售,為免損失或麻煩,乾脆運到內地。運經香港?可免則免吧,香港的物流怎會不受打擊。

   香港發展(應是減慢減速的速度)物流業,已經剩下不多的優勢。香港位於國家的南隅,運輸成本高昂,沒有自由港地位,還有什麽可以拿來和其他地方競爭?自 由港地位以至沒有徵收關稅的手續,令香港清關程序有快捷簡便的強大優勢,相反,在內地,高價貨品要一票一票的清關,香港只能在速度上爭勝,但過關擠塞問題 還未解決,再加上徵收商品及服務稅,貨物的順暢流動愈形渺茫,香港物流業前景豈不是雪上加霜?

  為了徵收商品及服務稅,我們自斷雙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