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股紅輪的魔術戲法- 信報05/05/2011港股4 月業績公布期,不單二三線股熱中財技,大型藍籌也活躍異常,造就更多股壇魔術戲法, 紅股及紅輪紅透半邊股壇。交通銀行(3328)公布業績,很多報章以標題「多賺三成派息兼首次派紅股」報道,傳遞出「好消息」的誘人感覺。
有報章引述,交行董事會煞有介事地計算出紅股的金額是超過56 億元,連同中期息,交行全年派息123.77 億元,派息比率為31.7%,與2009 年32.3%差不多!
這完全是一個高超魔術。實情是,交行股東每10 股股份可獲1 股紅股,但同時大減派息比率,用派發紅股代替大部分末期股息。
紅股就如紅利,是企業額外派發給股東的嗎?對不起,這是錯的。然而,絕大多數的報章一直把派發紅利說成是一個股東有利的消息,是上市公司慷慨對待股東的做法。這是一個嚴重而普及的誤會,甚至可說是誤導。
以上述為例,交行從那裏撥出逾56 億元的資金?完全沒有,只需多印約7 億股而已,儼如印銀紙一樣。
此股不同彼股原則
假如投資者持有一萬股,派紅股時交行升至每股11 元,他原本有11 萬元資產;十股派一紅股,他便應收到一千股紅股,如每股是11 元,那麼,他的資產便增加了1.1 萬元嗎?如果真的如此,交行所有投資者的總資產便像印銀紙一樣,神奇地升值10%?請各位交行股東不要幻想,這只是魔術戲法。交行的總市值不會因股票數目增加而上升,否則,所有上市公司董事會都會不斷派發紅股。
請注意,派紅股前的「股」及派紅股後的「股」是不同的「股」,此「股」不同彼「股」,因為股價也會自動調整。簡單來說,交行的股東分享企業的盈利,在派發紅股前,盈利分10份,在派發紅股後,盈利則要分11 份;因此,按前例,交行股東收到紅股後,資產是不會上升,他仍然只有11 萬元。由於收到紅股後,總股數變為1.1 萬股,他的交行股票每股值是10 元(110000 元/ 11000 股)。
他明明收到1000 股紅股,每股10 元,價值1 萬元,這不就是紅利嗎?請投資者緊記「此股不同彼股」的原則。很簡單的是,你多了1000股紅股,但同時你原有的1 萬股交行,價值下跌了1 萬元。魔術師將真金白銀的1 萬元交到你手上,但別開心,他同時在你身上取走了1 萬元。
另一市場焦點是「紅輪」,是紅利認股證的簡稱,也就是說,股東需要付出一個認購價去換取紅股。早前成為頭版新聞的紅輪事件是,恒地(012)主席李兆基突然提前以100 億元行使手上大部分的恒地紅輪(879),每份行使價58元,較當天恒地收市價54.75 元, 高近6% 或5.6 億元,紅輪
的價格在次日曾
狂升六成多,成交增加三倍多。
實情是,紅輪比紅股更惡劣。紅股只會製造拆細效應,若派送紅股期間沒有股價異動,股東持有的權益沒有大影響,但紅輪卻不是,若想把紅輪變成股份,股東要付出真金白銀兌換,其實這是另類的供股集資。
紅輪乃另類供股是也
恒地紅輪背後是涉及250 億元的集資大計。
對小股東來說,今次紅輪情況比一般供股更惡劣。若股票現價是55 元,供股的股價通常有折讓,即是說,股東要取得更多股票,付出的代價怎會高於55 元呢?但今次需付出58 元去獲取更多股票,為何不直接在市場以55 元買入股票呢?
市場如何解讀「四叔」李兆基行使紅輪行動呢?報章當時報道指「券商普遍認為,雖然不明李兆基提前行使『未到價』紅輪的動機,但入市行動正面。…有券商說, 『四叔』身體力行,為恒地前景投下信心一票,股價會繼續向好。」事實上,李兆基不惜蝕底行使紅輪,最少有兩個理性目的,第一,帶起股東信心,把恒地股價炒至58 元以上,或令其餘紅輪持有者行使;第二,如果不是行使手上的紅輪, 「四叔」難以用此價格購入如此大量股份。不過,股價還未升穿58 元,小股東又無力買入大量股份,為何要行使紅輪呢?
既然紅輪沒有吸引力,小股東是否置諸不理便可?不,因為股東持有的權益會被攤薄。恒地今次是五股送一股紅輪,即100 股會送出20 份紅輪。
大股東持有近六成股權,若最終有六成紅輪被行使,即有12 份紅股被行使,總股數便變為112 股。根據「此股不同彼股」原則,股票價格將來會出現變化。
若恒地股價不能升破58 元,小股東應做的是,善價而沽紅輪。恒地股價在四叔公布行使次日升近57 元,紅輪價格最高升越1.3 元,收報1元,升逾三成。
自此,紅輪由高價徐徐向下,不消一周,執筆時(4 月18 日收市),紅輪價格為0.58 元,已跌穿4 月13 日的起步點。
投資者及傳媒分不清楚魔術戲法,只會誤己誤人,香港也不會進步。
鄭建生為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研究員,莫家聲為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研究助理鄭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