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產業結構向金融業傾斜 - 信報筆者一直撰文分析香港的產業結構失衡的問題。無論物流業、旅遊業、零售業都將邊緣化,而香港金融業將會獨大。無論政策或職場考慮,港人都寄望金融業。 前衛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利維特(Steven Levitt)最近接受香港記者訪問,認為全世界像是只有香港人,或者移民到英美的中國人後代,有能力同時駕馭中英文兩種語言,因此不用擔心邊緣化問題。 在二○○三年,榮獲美國四十歲以下最優秀經濟學家美國克拉克獎,他最近寫了一本名為Freakonomics的書籍,內地譯為《魔鬼經濟學》。在《魔鬼經 濟學》中,他提出了凡人以為荒誕的勞動市場經典法則(頁一○六—七),那就是,當很多人願意競爭一份工作時,這份工作的報酬通常不太高。 就業動力與盈利不相稱 他指出,一些較出風頭的行業如影視業、體育運動、音樂會、時尚界等,這情況很明顯,萬人中或許只得一人脫穎而出。即使是不太耀眼的行業如出版、廣告、媒 體等,也有大批聰明的年輕人趨之若鶩,為出人頭地的機會,寧願長期忍受薪酬低的工作。因為他們在想,在職場中,要由底層開始。但在前景秀麗的行業中,太多 人這樣想,結果卻造成「粥多僧更多」的情況。 看看批發、零售、進出口貿易、飲食及酒店業的一般工資(即督導級、技術員級、文員級及其他 非生產級工人),在九七年九月,平均工資為一萬一千六百九十六元。到○五年十二月變動不大,只略為上升至一萬一千七百三十五元。金融、保險、地產及商用服 務業在同一期間不單沒有上升,更是下跌近一成,由一萬一千一百三十六元跌至一萬零三十九元。 香港金融業的強勢太顯露,造成太多的人力供 應。究竟它有多大的吸納能力呢?在二○○四年十二月至二○○五年十二月,香港金融、保險、地產及商用服務新增的就業人口只有二萬七千人,可見金融業的就業 動力不大。相反,單單是出入口貿易業,同期新增就業人口就比這四個行業組別的總數高出一倍,達五萬五千。 金融業的就業動力,和盈利能力是全不相稱的。例如二○○五年,投資銀行在香港新股上市方面的業務獲得一百六十一億美元收入,不過製造的工作崗位不多,也不長期。金融業的就業危機還有另一個因素,那就是覆舟式的游資氾濫。 正如前聯儲局局長格林斯平別後贈言,近年實質長期利率低企及證券價格大升,全世界的資產價格升值速度超過了全球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這種現象不可能無休 止地繼續下去。他警告,資產價格最終會下跌,是由於全球資金過剩。大量投資資金成為游資,在環球找尋升值機會。有估計在二○○四年逾七萬億美元的短期資 本,流動於世界資本市場,相當於全球年國民生產總值二成。根據包括全球大部分最大商業與投資銀行的國際金融協會(IIF)的數據顯示,二○○四年流入新興 市場的淨私人資本達二千八百億美元。對沖基金全球興風作浪 據估計,全球有超過八千隻對沖基金,控制資金超過一萬三千億美元,富可敵國。對沖基金到處流竄、興風作浪之下,無可置疑的是,資產的價格波幅大幅擴大。不過,對沖基金也很少聯手行事,更嚴重的問題來自傳統基金。 傳統基金在回報率上也競爭激烈,表現稍差便有投資者贖回,例如麥哲倫基金便曾擁有一千一百億美元資產值,之後回落一半。當傳統基金持有的投資項目價格由 高位回落,傳統基金避免在調整期表現回落,被迫套利以鎖定回報率,期望低位回補,結果原本不同取向的傳統及對沖基金,仿似聯手般將資產價格舞低弄高,造成 骨牌效應。 受中國投資熱影響,龐大游資泊港,緊跟恒指的傳統基金市值估計逾一千六百億港元。游資的推波助瀾之下,即使港股的基本因素不變,前述的基金行為本質上便是無風起浪,擴大價格波幅。 宏觀來看,香港的產業結構愈趨失衡,愈來愈倚賴金融業的昇平。然而,能載舟的金融資本氾濫,在全球深層經濟體系不平衡之下,正掀起覆舟性的巨浪,坐在同一舟中的全球民眾將面對香蕉船式的搖擺,多少人拋出船外?又有多少人期待方舟的拯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