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旅遊大有可為 - 信報


  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辦為期三周的「傳統節慶巡禮」結束。旅發局打算透過有關活動吸引遊客親身體驗天后誕、佛誕、長洲太平清醮及譚公誕四個香港傳統節日的民間慶典。旅發局又耗資九百萬元,在中環碼頭設置廟會。

  旅發局原本估計,若以每周訪客達五十萬人次計算,三周的廟會活動可以吸引一百五十萬人次訪港。明顯地,所有旅客包括商務旅客都一定會去廟會嗎?更重要的是,受節慶活動吸引而來的旅客又有多少?

   譚公爺四十年來再次出巡,有約二萬群眾及善信夾道歡迎,四十年來最為盛大,不過,二萬人中有多少是旅客呢?長洲太平清醮首次連續兩天舉行飄色會景巡遊, 大會估計共有六萬五千人參與,不過大部分是本地人,較前天五萬人大幅減少。事實上,即使正值「五一」黃金周,又適逢准許自由行的內地城市增加四個,至四十 四個,但於黃金周來港的內地旅客人數反而比去年同期少百分之四,而前往觀看四個傳統節日的內地遊客並不多。

  長洲迫爆了,大街小巷擠滿人潮,旅客動彈不得。平安包兩日賣出五萬個,不過受制於規模樽頸,生意額已達飽和,即使遊客再增加,生意亦「做唔切」,無法再擴大經濟效應。

  旅發局視「廟會」為四個節慶的精華,推動旅客親身到舉行這些慶典的地區,親身參與當地的節慶活動,但有專欄作家就批評有關設計的視野連「世界之窗」都不如。

重新定位

  旅發局一直向外地旅客推廣香港購物、消費及美食,將視野擴闊至文化層面,有助增加香港旅遊資源的深度。首次舉辦傳統節慶巡禮的成績不理想,並不代表這個構思不可行。筆者認為,只要作出詳細檢討,參考外地經驗,並重新定位,香港節慶旅遊大有可為。

   事實上,節慶是一個大市場。根據國際節慶協會(International Festivals & Events Association),全球每年約有一百多萬個節慶活動,是一個二百五十多億美元的全球市場。根據《中國貿易報》的引述,旅遊協會(TIA)統計,在 一九九八年兩成的美國成人在旅行中參加了節慶,另外他們的調查也發現,和美國其他的旅客比較,節慶旅客更年輕,收入更高,逗留的時間更長,旅行開支更高。 強大的市場需求製造出龐大的供應。

  三星期的德國慕尼黑啤酒節吸引遊客二百五十萬,收益約十億歐羅;奧地利薩爾茨堡文化節,一周吸引遊客 二百四十萬,七成來自國外;海牙北海爵士音樂節是吸引七十萬人參與,其中四分一是外國遊客,門票收入非常可觀;巴西里約狂歡節二○○四年為當地政府提供了 逾二十億港元的收入。

  有沒有想過,若歐美旅客有興趣參與中國的節慶,他們有多少選擇?根據《中國貿易報》(二○○六年五月九日,「實施『常實高』戰略 滿洲里節慶活動推進口岸貿易」)據估計,全國節慶(包括傳統及現代)數目超逾五千六百個!香港的四個傳統節慶可以分得多少市場份額呢?

   本地節慶當然要發展,但更重要的是要發展另一個定位。差不多在「傳統節慶巡禮」的同一時間,有一個少人知道的文化廟會活動在香港進行。寧夏回族自治區政 府在星光大道舉行文化廟會活動,以西部民族服飾、舞蹈與音樂,剪紙、泥塑、書畫等民間藝術,展現黃河文化、回族風情及大漠風光。事實上,寧夏文化廟會是寧 夏(香港)經貿文化旅遊活動周的其中一個活動。

招商引資

  在內地,節慶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招商引資。例如內地的《經濟日報》 便曾報道,「辦節辦會已經成為各地招商引資、搞活地方經濟不可缺少的方式。」(二○○三年九月二十一日「怎樣把節慶文化做出『彩』來」。在二○○五年獲國 際節慶協會評選為IFEA全球節慶行業獎的得主—廣西南寧的國際民歌藝術節,在一九九九年開始舉辦,頭四屆便總共簽了七百億元人民幣的項目。(《中華工商 時報》二○○二年十二月九日「特色文化成就特色經濟西部插上節慶『翅膀』」)

  可見,作為一個國家經濟中介人,香港在提供內地商貿及投資機會的同時,理應同時定位為內地節慶的第一展覽點。香港節慶活動的目標是,當外地旅客計劃到內地體驗各式各樣的傳統及現代節慶,首先會想起香港,香港包羅萬有。

  今次旅發局舉辦的廟會是各個本地傳統節慶的引子;將來,香港的定位應該轉為中國節慶的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