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失業 重新起步

1978年的《超人》電影,女主角從紐約的高樓跌下,「超人」奇里多夫李維急飛去救她。「超人」說:「放心,我已捉著你了。 」女主角很驚訝:「你,你捉著我?那麼誰捉著你?」
女主角當時不知道「超人」可自由飛翔,又怎須其他人救助?!

「超人」墮馬
1995
年李維因為墮馬而變成全身癱瘓。他的骨髓受損程度只有一公分寬,如果當時墮馬時,他的頭稍微再往左偏轉一點,那麼他便會當場死亡;但如果偏右一點,則可能只是瘀傷,幾星期便可以再行走。結果「超人」的象徵倒下,全身癱瘓。

不少文化評論都指「超人」的英雄形象,正是大美國主義的反映。經濟上,美國人消費多於收入,欠債將來還。支付的方法是不斷發國庫?,由提供貨品的國家如中國購買。結果是發展中國家製造實物,由美國印製美元國債,留待下一代支付。美國的「超人」經濟學正面對金融海嘯的挑戰,會否也墮馬癱瘓?

在李維的自傳《依然是我》中,他提及一位很重要的醫療人員派蒂。她最擅長的是幫他作好回到真實世界的心理準備。不少人因為病情而遷就他,但她和其他人不一樣:「她把《骨髓受傷手冊》放到我面前,它是我最不想看到的書,因為它陳述的是我現在的恐懼及未來的悲哀。但她卻強迫我閱讀書中有關排便、性能力和反射障礙 ( 註:一種對癱瘓病人最危險的生理反應 ) 的部分。 ( 129 )

面對現實的困難
面對現實是很困難的,因為一般人希望困境快速改善,但現實不是如此的話,倒不如做埋頭於地下的鴕鳥。困難來了,一般人不肯想像未來更差的可能,不作籌備。但不面對現實,令人失去評估更差情況的能力,結果問題變得愈來愈大,最終無法挽救。

不少人問李維:「英雄是甚麼?」仍是「超人」代表的他認為英雄是不計一切後果,勇敢採取行動的人。例如,士兵爬出戰壕,將受傷的同僚救回安全的地方。他受傷後,英雄的定義完全不同了。英雄是在遇到無法抵抗的逆境時,還能找到勇氣,繼續奮鬥、堅持的人。(《依然是我》,頁319320 )

面對失業 離開困境
金融海嘯掩至,不少人面對經濟困難,甚至失業問題。上星期提及失業消磨人心的規律。若你面對失業,不要隱瞞自己正在求職的事實、不要逃避各種社交活動、不要隱居、不要呆在家中等待,也不要令自己墮入孤軍作戰的處境。請放鬆精神、找人傾訴、充實自己、草擬搵工計畫、建立人事網絡、預算收支最差情況的應變方案及是否須要變賣資產。

不少人不願賣樓或資產,因為價錢不理想,但在經濟困境中,現金是王。現金在手,再加上可以找尋較低租金的選擇,經濟困境可以變得輕鬆得多。找工降低要求也好,找一份臨時工也好,即使領取綜援又有何問題?作為公民,好景時有責任交稅,不景時有權利領取綜援。要真正快速離開人生低谷,重新起步,必須面對現實,而現實是殘酷的,想像更殘酷的困難才能真正離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