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職 富爸爸系列 33 - 香港大趨勢(二)「中港趨同」,從銷售稅說起 為應付政府收支不平衡要成立的稅制研究小組最近發表了報告.委員會的主要建議就是開徵俗稱銷售稅的「商品及服務稅」.委員會估計,徵收一個百分點的銷售稅,政府每年可以收取60億元稅收,即是說,如果真的徵收3%銷售稅,政府將有180億額外收入。委員會提出的其中一個理由竟然是:在大部分發展成熟的徵稅地區已廣泛採用。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成員中,現時只有美國沒有實施全國性的銷售稅,但很多州份都各自徵收銷售稅。真的是「好學唔學」! 香港一直以簡易營商環境吸引投資者,但增加3%銷售稅,卻令批發、零售行業都要處理更多行政事宜.看看委員會的解釋:「商品及服務稅雖然在生產過程和分銷鏈的每個階段都會徵收,但最終會由消費者繳納。商品和服務的中間買方雖然會繳納商品及服務稅,但可按稅收抵免機制獲發還所繳稅款,毋須承擔繳納商品及服務稅的責任。」可見,為了向最終消費者收取稅項,所有分銷環節的企業都添上麻煩.以零售店舖來說,處理銷售稅會帶來多少工時?如果那間零售店舖銷售額每月是十萬元(已經不易做到),3%銷售稅即是三千元.為了政府這三千元收入,那間店舖花了多少「不事生產」的行政費用?委員會聲稱,根據其他徵稅區的經驗,有關當局在銷售稅的行政費用與處理薪俸稅的成本差不多。外國用繁複的方法收取薪俸稅,甚至在打工仔出糧時已經自動扣起,政府花了多少行政費用?香港一直以稅制簡單及方便來標榜自己營商環境的獨特優勢,不斷貶低其他地方的稅制,為何突然又推許外國經驗? 委員會又說,現時未必是適當的實施時間,當經濟復甦時推行是最好時機。不過,我認為在可見將來,本地消費都會面對極艱難情況.最近,美心酒樓在報章上賣廣告,推廣將軍澳一間分店的優惠計劃,兩位顧客飲早茶,吃兩款點心,每位15元;一(食送)、一湯、一飯的午餐及晚餐,每位分別是 25及 35元。代表飲食業的立法會議員張宇人一聽這減價消息便說:「美心減價很少有的,若美心全線減價,就大件事!」16年來以平價龍蝦招徠的漢堡酒樓,最近因為上市(股票代號:228),東主透露經營資料之下,我們才知道,「漢寶賣龍蝦每斤 88」從來不能為漢寶帶來利潤.過往龍蝦來貨價是 70元一斤,現在是 130元一斤,所以根本無得賺。如果客人上來只是食龍蝦,漢寶就肯定要蝕錢;顧客同時叫其他菜式,才可能「有得賺」。有17間酒樓、每年營業額超過八億元的漢寶集團,在 2001年上半年,平均每間酒樓每月只賺7萬,若再加上銷售稅,漢寶怎賺錢?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家雷鼎鳴點出香港的一個大趨勢,那就是香港與內地的「趨同作用」.「趨同作用」就是中港兩個經濟體系的融合,令資源價格趨向相同.換句話說,香港的價格會被內地拉低.亦因為這種無形力量,估計未來五年本港仍處通縮階段。 「趨同作用」已經運作了一段時間,深圳和香港兩地物價差距亦開始拉近.以往港人到深圳買窗薕布,現在香港的窗薕布店舖已經強調是深圳價.民建聯最近亦實地比較過深港兩地的物價,他們比較過香港漢寶酒樓與深圳羅湖城酒樓的點心售價,發現價錢差不多.而內地茶餐廳的收費更昂貴些.本地消費市場受通縮壓力之下,盈利當然十分困難. 事實上,九十年代香港出現地產泡沫後,店舖租金及工資變得高昂.地產泡沫爆破,令以往的「不問價」豪爽消費幾乎消失.再加上內地經濟的開放及進步,令香港人到內地消費的客觀條件變得成熟,本地消費移向內地.兩地融合令經營成本及商品價格(香港方面不斷下跌而內地就上升)拉近距離.本地人口(2001年中)只得673萬,經營成本卻仍然高企,本地企業暫時難以戰勝內地競爭對手.本地企業要進軍消費市場,要想想外來客路,如商務客、旅客,否則便注定要艱苦經營.除了物價之外,內地和香港在工資、樓價、投資環境在很多方面亦會趨同,將來再詳細分析. 說回銷售稅,其實我們應看得遠一些.銷售稅的實施可能會促進電子商貿的發展.為什麼?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胡惠生最近有一篇文章,帶給我們一些洞見.他說,電子商貿是通過互聯網上進行,大部分沒有書面紀錄,因此可以輕易逃過稅局的偵查而不須繳交銷售稅。 我們看看電子商貿的運作.例如一個中國的消費者,利用他的電腦進入一個設於新加坡的電腦伺服器,向一家美國公司訂購它的產品。香港現有的營商環境,有能力吸引那家美國公司,來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或辦事處,統籌內地的銷售業務.現時已經有三千多家跨國公司來香港成立亞洲區的地區總部或辦事處中心.它們的部分經營利潤會轉化為利得稅.另一方面,我們有沒有能力吸引那家美國公司將伺服器轉來香港呢?其實徵稅的準則現時仍然未有定論,如果將來徵稅是以伺服器所在地作基礎,香港有完善的資訊科技基礎建設吸引電子商貿公司嗎?香港的電子政府計劃應否擴闊到電子商貿,甚至是電子銀行轉賬呢?如果在香港的電子政府網站中,營商者能夠很安全地將經營的資金及銷售收入從一間銀行轉到另一間銀行,那麼營商者便無需花資源,甚至聘請人手,經常到銀行處理轉賬事務.那些轉賬甚至可以逐次收費,而網上轉賬成功發展亦可加強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 總結一句,香港的「稅基」不應貿然擴闊,以免殺雞取卵;反之,香港政府「開支基礎」卻應收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