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職 富爸爸系列 43 - 經濟信心只虛幻,董建華枉然「闖虎穴」


特首董建華最近出席外國記者協會(FCC)主辦的外國使節及傳媒酒會,原本無甚特別,但他竟形容前身為冰庫的外國記者協會是一個「虎穴」,他仍然相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要取得的「虎子」是甚麼呢?原來是「新聞工作者的心」- 他說:「贏取新聞工作者的心和信任比和老虎做朋友更困難。」不過,取得他們的心有甚麼重要?事實上,人心常變.

董建華似乎對財《財富》及《經濟學人》最近對香港的評價很不服氣.他在講辭中質疑《財富》雜誌「誰要香港?」的論點,反而認為現在3200多家跨國企業「要」香港,用作亞洲地區總部.一直以來,特區政府都用跨國企業以香港為亞洲地區總部的數目,衡量香港的都會經濟發展.他們彷彿認為,愈多跨國企業來港開設地區總部,成為亞洲紐約的目標愈近.

    最近看一本名著《資訊城市》(Informational City),1989年出版.看到第313頁時,書中所描述的美國經濟景況及前景,和香港何奇相似.當時,學界及傳媒都認定,美國企業已經喪失競爭力,一方面是因為亞洲四小龍在成本上的優勢,日本政府對國內企業的扶持,另一方面也是美國國內經濟出現嚴重問題.他們認為忽略製造業及服務業的唇齒相依的關係,容讓製造業大量遷走,令經濟結構變得「空洞化」.美國企業只顧將生產工序遷移到低成本地方,或者將工序外判,而忽略提升在美國本土的製造工序.而美國的教育制度又不能提供知識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對當時美國的質疑,和對香港現在的批評,幾乎是一模一樣.當時人們認為美國危機重重,早晚被日本及其他國家追上.結果是,在科技發展的支持下,美國企業的發展模式在90年代令生產力大幅攀升,造就了美國黃金十年.香港在未來十年會是怎樣的呢?

    多「報憂」、少「報喜」的傳媒從來都是主流的,「報喜」的報導很難得到一般人注意.好像英國《金融時報》在5月4日發表一篇專題文章,港府似乎也不太留意.那篇文章雖然題為《香港為信心危機發愁》,但內文卻滲透著一種樂觀的筆觸.文中有一個著默不多的論點是:在80年代初,紐約曾經經歷經濟困境,所有人都認定紐約已經「絕望」,事實證明人心又是錯的.

    不過,香港要做中國甚至是亞洲的紐約,是祟高的目標還是出自善意的詛咒?

    在80年代初,輿論幾乎一致認為紐約已經「完了」.在不足十年間,紐約損失超過80萬個不同行業的職位,到1977年時只有300萬人就業.對比香港最新的失業人數接近24萬及總就業人數322萬的數據,可見當時紐約的問題是何等嚴重,香港還未到谷底?另外,當地政府面對嚴重的財政赤字問題,在75至76年宣布進入危機.香港財政儲備會因經濟困境而耗盡?不單如此,企業總部大量遷走,在1917年, 500家最大型的製造業企業中,有150家以紐約為總部,到1986年跌至53家.跨國企業在香港的地區總部將會陸續遷走?若有這樣的一天,我們會為此沮喪嗎?

    我們將目光放遠一些.試想想,如果內地成功將金融、法律及會計制度和國際併軌,如果你是跨國企業,你會將地區總部設在甚麼地方?如果要貼近中國內銷市場,你會設在內地.如果要貼近內地政經人脈,你必定選擇上海.如果要貼近製造業生產動力來源,你可能會選未來的中國「矽谷」.

在目前,跨國企業地區總部數目的上升只能反映內地市場的吸引力,並非香港的吸引力.跨國企業地區總部數目的趨勢,長遠而言,始終會反映內地和香港經濟制度差距的收窄.有一天,兩地制度的收窄會令跨國企業將地區總部由香港遷走.那麼,那一天是香港沒落的開始?不是.

在紐約當年千瘡百孔的經濟處境中,唯一正面的只是生產性服務業(有別於消費性的服務業)的增長,然而研究都會經濟的學者多數都認為,令紐約走出危機的正是生產性的服務業.香港要走紐約的發展路向,一方面,我們要有心理準備,面對他們曾經經歷的成長痛楚,另一方面,我們要認定,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具有關鍵性的重要性.

事實上,在紐約及倫敦大都會發展最急速的90年代,他們的企業總部是在流失的.在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國企業中,在1984年,有59家將總部定在紐約,37家定在倫敦,到1999年分別只有25家及29家.雖然如此,企業總部的遷走無損世界都會的地位.總部雖然流失,服務這些「流失客戶」的服務性企業及僱員卻不減反加.最主要的原因是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已經變更了.一家企業有兩個重心,一個是總部,處理決策;另一個是營運部門,執行決策.總部的選址涉及很多考慮,例如生意機會的掌握、企業形象等.但營運部門就不同,他們默默耕耘,處理最專業、最複雜的事項,沒法遷去成本較低的地方,融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此,香港要成為世界都會,應全力提高管理、會計、法律、廣告及金融等服務,令跨國企業不論將總部設在中國那一處地方,他們仍然要到香港選用這些服務.

    特首董建華「闖虎穴」,希望傳媒塑造香港正面的形象,看來是白費功夫.事實上,經濟信心趨向不能反映背後的經濟動力.八九天安門事件後,當時香港人對內地的心碎了,但工廠北移仍是絡繹不絕.經濟困難雖然是艱辛,氣氛差得很,但香港在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很多時不是一般人察覺得到,而它們卻是默默地推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