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另有鴻圖,傳奇故事未完 信報 14/4/2011


較早前筆者撰寫的比亞迪(1211)文章「超速惹禍 比亞迪放慢發展步伐 」 (《信報》4月1 日)中說,股神畢非德吹出了一個泡沫,但在2010年成為比亞迪發展轉捩點,之前誇口的100%增長已經減速至不足20%。

但不要以為比亞迪泡沫不能再起。王傳福在去年拆禮物日接受《新世紀周刊》訪問時說,比亞迪志不在傳統汽車和手機業務,他另有鴻圖,加上兩個美國人的魅力,比亞迪故事未完。

王傳福定位在以車養車

筆者前文也提及畢非德老搭檔芒格(Charlie Munger)對比亞迪主席王傳福的賞識,稱他為「愛迪生與韋爾奇(原通用電氣董事長兼CEO)混合體」。刊登當天,適逢被視為股神接班人的大熱索科爾(Sokol)辭去股神旗艦巴郡的職位,連帶他在比亞迪的非執行董事職位也要告辭。索科爾告辭,有指這是因為他向股神推薦收購一家企業 Lubrizol 時,匆匆地先行入股該企業。索科爾自辯時提到,芒格向畢非德建議投資比亞迪時,同樣已持有3%的比亞迪。

畢非德去年訪華,巡視比亞迪業務時透露,當初反對入股比亞迪,但芒格鍥而不捨。《新民晚報》2010年10月9日「畢非德的中國緣」報道畢非德在北京談及這個投資:「畢非德風趣地說:『我和芒格相處五十一年,他一共給過我三個推薦投資的電話,前面兩次都很不錯,第三次就是建議投資比亞迪,我一開始沒有馬上採取行動,他就打電話來說,如果你不投王傳福,就錯過第二個亨利.福特了,我不為所動;他又打電話來,說,你不投就錯過第二個愛迪生了,我還是不為所動;第三次他打電話來,說,你不投就錯過第二個比爾.蓋茨啦,我一聽馬上就投了。』」

畢非德看中王傳福的新能源車業務?王傳福推翻這看法。在《新世紀周刊》(2011年2月14日) 「王傳福:危機在哪裡?」 一文中顯示,王傳福只是將新能源汽車業務發展定位為「以車養車」,汽車業務會帶他到最終的目的地,是在那裡呢?

「比亞迪由電池發展出電動車、儲能電站、太陽能,這三個產業正好匹配。關鍵是電池技術。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就在未來兩三年,我們現在是『以車養車』,新能源車想賺錢現在還是很困難的。一款車的研發投入就要十幾二十個億。比亞迪的真正志向正是新能源產品,基礎仍在他起家的電池產業。王傳福說,憑傳統汽車和手機業務的利潤和技術積累,搶佔未來的新能源產品市場。」

王傳福說:「畢非德看中的還是我們的新能源戰略、我們成長的歷史、管理團隊、做事的風格。對我們來說,今年比亞迪最重大的事是,太陽能做到近10億元,電動大巴下線。」

清潔能源主導全球經濟

除了畢非德,奧巴馬也可能成為比亞迪故事的重要配角。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在華盛頓喬治敦大學的演講中提出,要在2025年之前將石油進口量減少三分之一。這個目標當然是能源安全的考慮,近期產油國的動盪局勢,日本大地震與核泄漏事件,引發更多能源戰略的反思。最近美國每加侖汽油價格隨時突破4美元,達到三年來的高水平,而更根深柢固的問題是,美國石油儲量佔世界的2%,石油消費量卻是25%。

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全球經濟主導權。奧巴馬形容清潔能源是未來經濟的制高點:「誰能領導21世紀的清潔能源經濟,誰就能領導21世紀的全球經濟。我希望美國成為這個國家,我希望美國贏得未來。」

奧巴馬提出要創造清潔能源汽車市場,他要求全美政府部門在2015年以前全部使用清潔能源汽車,預計將來美國能夠製造全球40%的新能源汽車電池。

美國一家知名智庫在3月底發表報告,指2010年中國繼續在清潔能源投資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同比增長近四成,達到544億美元。報告估計,中國風能和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產量已佔全球一半。德國2010年清潔能源投資增長一倍,達到412億美元,已經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二。

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競逐大趨勢是否已成?且看比亞迪會否承接西風,泡沫再起。

鄭建生為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研究員,莫家聲為研究助理。

沒有B地球供核電發展-香港商報 1/4/2011

筆者不是核專家,但在日本核擴散危機之後,閱讀名家之議,反核立場更形堅定。例如經濟學博士羅家聰說:「今次災難的教訓,是在一些後果可以很嚴重的問題如核電上,我們應重新審視傳統思考方法。一些百、千、萬年一遇的黑天鵝事件,機會極微。然而一旦出現,後果卻是滅性的。按機率乘以事件後果的預期值計,數字很小,於是去馬。但我們可曾問過,真的承受到後果嗎?日本當局曾指仙台30年內發生6級或以上地震的機率為3%7%,概率分布有否出錯?就算對,3%7%真出現了,收到科嗎?這點,我們宜認真思考。」

 

    風險應是最大的可能損失

 

    預期值(expectedvalue)思維是假設事件有可能出現很多次。簡單來說,破壞性地震有3%機會率,損失100億元;沒有地震的機會率97%,經濟利益10億元。若運作1萬年,有很大很大機會在300年內出現破壞性地震,總共損失30000億元,不過在9700年內便賺得97000億元。總計,萬年總得益是67000億元,每年6.7億元。

 

    預期值(expected value)是人的算術,方程式就是:

 

    得益事件得益金額×得益事件機會率-損失事件損失金額×損失事件機會率

 

    即:10億元×97%-100億元×3%9.7-3億=6.7

 

    但若100億元損失一出現便令核電廠倒閉,還有萬年得益嗎?

 

    科學家非常努力發展核技術,專家都說,大眾的擔心是因為缺乏核知識,但人類駕馭核子的技術有多高呢?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古偉牧便提出,核電燃料棒燃燒過後,仍然會不停釋放輻射,核電專家已經提升核電技術到「第五代」,又設計出一種安全包圍燃料棒1000年的科技。功業真的是「名留千古」!不過每個核電反應堆大概每1.5年就需要更換燃料棒一次,而曾燃燒的燃料棒,24萬年後才自然停止。現在控制了千年輻射,但還有23.9萬年,我們留給後代解決吧。這真的是「遺毒萬年」。

 

    那麼多核物料及廢料不單帶來管理問題,更是恐怖襲擊的隱患。再加上天有不測之風雲,地球氣候大變遷之際,水位可能不斷上升,建在海旁的核電廠預算了多少水位上升呢?

 

    專欄作家羅耕說:「人類認真研究地震不過是200年的事,故數據歷史不足令人容易忽視很多年才一遇的黑天鵝式大地震之風險。」香港遭受地震的可能性有多大呢?他引述天文台科學顧問丁原章教授撰寫的《廣東和香港地震風險概論》,說:「1605731(明朝)海南島東北部瓊山之7.5級大地震。瓊山距港四、五百公里,跟今次震央與東京的距離相若。該書記載,與瓊山距港相若的靈山,1936年也曾發生近7級地震,可見這些近港大地震,並非如想像中般罕見。……放眼千年數據,10671969年間,大亞灣東南偏東約20公里的南中國海便發生過66.75級地震,震央距今核電廠位處的大鵬半島僅50公里。」

 

    千年一遇的機會率很低,但萬一出現,我們沒法再來一次。

 

    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接受專訪時曾說,美國三哩島和烏克蘭切爾諾貝爾的核電事故有一個共通點,都是發生在半夜。半夜容易犯錯。他曾考記者:「世上什麼東西最不可靠?」記者很聰明地回答:「人。」

 

    在福島事件「風頭火勢」之時,核電廠當然展示高度警覺性,但二三十年後又會如何呢?人的算術有多準確呢?人算比天算更好?

 

    筆者的投資理念和主流的說法不同,風險應該是最大的可能損失。即使某一不利處境出現機會微乎其微,但萬一出現,卻可能令我們永不翻身,我們應全力避免。

 

    致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聰明的人類有預算應急計劃,即所謂Plan B(B計劃),但大家可否知道環保行動有一句口號:「There is no Planet B」,天下沒有B地球!

 

    即使為減排暖氣,核電有極大經濟誘因,但它的可能代價是否太大?

 

    愛爾蘭、丹麥、葡萄牙等國因考慮到核電可能帶來的巨大災難,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關閉核電站,選擇其他清潔能源。美國三哩島核洩漏事件之後,奧地利進行全國公投,通過了禁止核能的決定。奧地利其後確定了「無核能邦交」政策,更向擁有核能的鄰國提供技術及資金支持,以確保奧地利人民免受核電危害的威脅。

 

    事實上,在1986年,前蘇聯的切爾諾貝爾核電站所發生的爆炸事故,掀起了全世界的反核運動。丹麥民間組織的反核運動聲勢浩大,丹麥政府其後禁止在丹麥建立核電廠,轉而發展可再生能源。30年後,丹麥能源利用效率已經是過去的120%-130%,而18%的總能源及30%的電能來自可再生能源。(參考孫海燕「丹麥成為可再生能源國的『秘訣』」,《社會觀察》2010年第9)是時候重訂全球能源方向了!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研究員鄭建生

沒有B地球供核電發展-香港商報 1/4/2011

筆者不是核專家,但在日本核擴散危機之後,閱讀名家之議,反核立場更形堅定。例如經濟學博士羅家聰說:「今次災難的教訓,是在一些後果可以很嚴重的問題如核電上,我們應重新審視傳統思考方法。一些百、千、萬年一遇的黑天鵝事件,機會極微。然而一旦出現,後果卻是滅性的。按機率乘以事件後果的預期值計,數字很小,於是去馬。但我們可曾問過,真的承受到後果嗎?日本當局曾指仙台30年內發生6級或以上地震的機率為3%7%,概率分布有否出錯?就算對,3%7%真出現了,收到科嗎?這點,我們宜認真思考。」

 

    風險應是最大的可能損失

 

    預期值(expectedvalue)思維是假設事件有可能出現很多次。簡單來說,破壞性地震有3%機會率,損失100億元;沒有地震的機會率97%,經濟利益10億元。若運作1萬年,有很大很大機會在300年內出現破壞性地震,總共損失30000億元,不過在9700年內便賺得97000億元。總計,萬年總得益是67000億元,每年6.7億元。

 

    預期值(expected value)是人的算術,方程式就是:

 

    得益事件得益金額×得益事件機會率-損失事件損失金額×損失事件機會率

 

    即:10億元×97%-100億元×3%9.7-3億=6.7

 

    但若100億元損失一出現便令核電廠倒閉,還有萬年得益嗎?

 

    科學家非常努力發展核技術,專家都說,大眾的擔心是因為缺乏核知識,但人類駕馭核子的技術有多高呢?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古偉牧便提出,核電燃料棒燃燒過後,仍然會不停釋放輻射,核電專家已經提升核電技術到「第五代」,又設計出一種安全包圍燃料棒1000年的科技。功業真的是「名留千古」!不過每個核電反應堆大概每1.5年就需要更換燃料棒一次,而曾燃燒的燃料棒,24萬年後才自然停止。現在控制了千年輻射,但還有23.9萬年,我們留給後代解決吧。這真的是「遺毒萬年」。

 

    那麼多核物料及廢料不單帶來管理問題,更是恐怖襲擊的隱患。再加上天有不測之風雲,地球氣候大變遷之際,水位可能不斷上升,建在海旁的核電廠預算了多少水位上升呢?

 

    專欄作家羅耕說:「人類認真研究地震不過是200年的事,故數據歷史不足令人容易忽視很多年才一遇的黑天鵝式大地震之風險。」香港遭受地震的可能性有多大呢?他引述天文台科學顧問丁原章教授撰寫的《廣東和香港地震風險概論》,說:「1605731(明朝)海南島東北部瓊山之7.5級大地震。瓊山距港四、五百公里,跟今次震央與東京的距離相若。該書記載,與瓊山距港相若的靈山,1936年也曾發生近7級地震,可見這些近港大地震,並非如想像中般罕見。……放眼千年數據,10671969年間,大亞灣東南偏東約20公里的南中國海便發生過66.75級地震,震央距今核電廠位處的大鵬半島僅50公里。」

 

    千年一遇的機會率很低,但萬一出現,我們沒法再來一次。

 

    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接受專訪時曾說,美國三哩島和烏克蘭切爾諾貝爾的核電事故有一個共通點,都是發生在半夜。半夜容易犯錯。他曾考記者:「世上什麼東西最不可靠?」記者很聰明地回答:「人。」

 

    在福島事件「風頭火勢」之時,核電廠當然展示高度警覺性,但二三十年後又會如何呢?人的算術有多準確呢?人算比天算更好?

 

    筆者的投資理念和主流的說法不同,風險應該是最大的可能損失。即使某一不利處境出現機會微乎其微,但萬一出現,卻可能令我們永不翻身,我們應全力避免。

 

    致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聰明的人類有預算應急計劃,即所謂Plan B(B計劃),但大家可否知道環保行動有一句口號:「There is no Planet B」,天下沒有B地球!

 

    即使為減排暖氣,核電有極大經濟誘因,但它的可能代價是否太大?

 

    愛爾蘭、丹麥、葡萄牙等國因考慮到核電可能帶來的巨大災難,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關閉核電站,選擇其他清潔能源。美國三哩島核洩漏事件之後,奧地利進行全國公投,通過了禁止核能的決定。奧地利其後確定了「無核能邦交」政策,更向擁有核能的鄰國提供技術及資金支持,以確保奧地利人民免受核電危害的威脅。

 

    事實上,在1986年,前蘇聯的切爾諾貝爾核電站所發生的爆炸事故,掀起了全世界的反核運動。丹麥民間組織的反核運動聲勢浩大,丹麥政府其後禁止在丹麥建立核電廠,轉而發展可再生能源。30年後,丹麥能源利用效率已經是過去的120%-130%,而18%的總能源及30%的電能來自可再生能源。(參考孫海燕「丹麥成為可再生能源國的『秘訣』」,《社會觀察》2010年第9)是時候重訂全球能源方向了!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研究員鄭建生

超速惹禍 比亞迪放慢發展步伐 信報1/4/2011

 

2010年前,比亞迪01211)董事長王傳福一直意氣風發。從2006年開始,比亞迪便開始高速增長,王傳福更說:「比亞迪在每一個產業里都能保持100%的發展速度,我們已經習慣了100%增長!”」

 

20078月,年銷量不足10萬輛之時,王傳福在比亞迪深圳坪山基地落成儀式上,高調宣佈了在汽車業的目標———2015年成為中國第一的汽車生產企業,在2025年成為全球第一的汽車生產企業!

 

最近看到一位理財顧問的專欄引述他的客戶投資比亞迪的感受。

那位客戶已經有5年左右的股齡,但她說:「從來沒想過,股票也可以是「長跌長有」的!我說的股票就是比亞迪。我是70元買比亞迪的,60元不沽,50元不沽,你現在要我30元才沽,豈不是要蝕很多錢?!我真的想不到,一隻股票可以跌完再跌,好像沒有底綫呢!」

 

 

由高位跌了超過一半,不是很平嗎?然而,看看市盈率,仍有超過22倍。它是不是已經出現泡沫爆破呢?若這真是一個泡沫,這泡沫由股神巴菲特入股促成,價值投資者宗師吹出了一個遠離真實價值的泡沫,世事荒謬可見一斑。

 

20089月底,巴菲特以每股平均8 港元,入股比亞迪10%,股神巴菲特老搭檔芒格稱他為“愛迪生與韋爾奇 (原通用電氣董事長兼CEO) 混合體。不過要留意的是,股神巴菲特投入的金錢只是18億港元,在他的資產分布中只是九牛一毛。結果,比亞迪成了十倍股,升穿80元。

 

去年比亞迪股價在不足半年,由80元跌至40元邊緣。去年9月,股神巴菲特旋風式訪華,出席比亞迪的十多場活動,更承諾「終身不賣」手上的比亞迪股票,刺激比亞迪股價狂飆,升至60元。這次燦爛之後,比亞迪以每兩個月跌十元的速度跌至三月。

 

今年三月初,市場熱炒兩會概念股。有報章在34日要聞報道:

「全國政協會議昨正式開幕,市場期待當局重申不同行業的支持政策,令環保、基建、內需等概念股份先行造好。國家電網擬全國建充換電站,即被視為有利新能源汽車普及,比亞迪應聲造好升逾5%。」當時比亞迪曾炒上近37元水平,是最近(最後?)一次的燦爛。

 

事實上,無論政府如何支持,比亞迪的新能源車銷售目標有多高呢?「比亞迪的策略由最初的高調轉向務實。未來兩年,比亞迪對雙模電動車F3DM和純電動車e6只規劃了兩萬輛的銷售目標。據稱,F3DM目前在深圳供不應求,但比亞迪將控制產量,因為鐵電池的產能跟不上。」《東方早報》(2011224日) 「比亞迪汽車調整戰略轉型再起航」)香港投資者不知的是,這只是冰山一角,比亞迪不再做汽車製造業的「跑車」。港人沒有研究能力,亦沒有閱讀適當資訊,事實上, 2010年是比亞迪關鍵的一年,而它己變質了。

 

 

比亞迪原來汽車領域的目標是2010年達到80萬輛,目標是到2011年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廠商。

結果,2010年只賣出52萬輛,2011年的目標當然是無聲無息中消逝。

 

比亞迪如何做到倍數增長呢?最重要的可能是銷售。《中國經營報》( 2011328日,「 超速OR失速 比亞迪遭遇全面危機」便形容:「為了借助一些外圍影響力而迅速搶佔市場,比亞迪最近幾年的發展舉動可以用“瘋狂”來形容。在其擴張的高峰期,比亞迪銷售公司的員工一度超過了2000人,與此相對應的是,比亞迪開始了致力于覆蓋全部省會城市及80%地級市、70%縣級市的銷售網絡“千店工程”。」

 

信報曾在去年11月曾作出偵查報道: 「比亞迪銷量在2009 年大躍進,打入第四位,皇牌車型F3 更連續多月雄據銷量榜首。市場人士直言,F3 暢銷非因質素特別好,而是售價低至五萬多元人民幣,這個價格當時在同級馬力車種上並無競爭對手。交銀國際汽車業分析員尹國輝指出,F3 現時仍佔比亞迪總銷量六成,但今年其他品牌有大批4 萬元至8 萬元的車款上市,噬掉F3 原有的市場份額,加上F3 並未入選首兩批節能汽車補貼目錄,導致銷量明顯下滑,是比亞迪第三季業績倒退的主因。管理層為了催谷銷量,不惜向全國一千多家經銷商施壓,包括要求每家店每月取車多達200 輛,若賣不完就要積壓存貨導致損失慘重。年中以來,全國多處地方掀起經銷商退網潮,不少車行轉投其他品牌。第三季毛利率跌至14.9% 為了促銷,比亞迪亦大幅削價和提供折扣,導致毛利率由首季的24.5%和次季的18%,大幅下滑至第三季的14.9%,遠低於行業平均水準的20%。」2010111日,「比亞迪四面受敵 股神難救 」) 

 

 

香港投資者不知道的是早在業績公布前,原本意氣風發的王傳福,已經不斷強調痛改前非,修改了發展方向。筆者的研究助理在二月底已經在研討會上介紹過比亞迪的改過自新。他引用《東方早報》(2011224日) 「比亞迪汽車調整戰略轉型再起航」一文,王傳福已經清楚宣布: 「過去幾年企業過於注重增長速度,是錯誤的。今年必須真正調整轉型,改變過去急於求成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放慢增長步伐,將重點放在產品質量和設計上。比亞迪從此不會再設定很高的增長計劃,而是進入平穩增長期,每年增速保持在10%-20%之間。」 

 

可見,100%增長率已經是2010前的比亞迪速度,新比亞迪速度是1020%。在新比亞迪速度下,比亞迪的市盈率應該值多少?香港投資者又何時不再陷進股票泡沫?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研究員鄭建生及研究助理莫家聲 

 

 

搶鹽及反核 -──大智若愚的理性決策? 信報25/3/2011

內地傳出食鹽可抗輻射的謠言,香港受謠言「輻射」,出現蜂擁搶購食鹽的現象,鹽價抬高數以十倍。事件成為國際笑話,媒體和評論員冷嘲熱諷為離奇、無知、荒謬。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也刊登恥笑港人的評論文章:「應戰核危機之前,一場鹽危機已迫在眉睫。……這樣發展下去,很多人還無緣遭受核危害,先因為沒鹽吃要了命」。
香港的評論均全方位分析背後的愚昧現象,包括:一、缺乏常識,以訛傳訛;二、杞人憂天,以及更深一層的「走難」歷史情意結;三、「羊群心理」。
《金融時報》前文便分析這個「羊群心理」的根:「從傳統文化形態來看,這與中國人習慣於從眾、而不是獨立思考有關。中國人一直生活在『被管制』之下,習慣聽命令、看通知,習慣步調一致的行動,令人們不願意、也沒有衝動去真正獨立思考」。
「搶鹽」真的愚昧?
最後是,民眾對官方言論不信任。然而,在03年的沙士事件中,官方在疫情爆發早期淡化和低估嚴重性,後來市面出現搶購白醋、板藍根自保的事件。
回顧歷史,官方說不出真話,民間智慧雖然不能得以證實,但也不能確定是錯誤。
這是一個人生無常的處境。然而,搶鹽真的很愚昧嗎?看看搶鹽的新聞報道,究竟是不是所有搶鹽者都真的誤信謠言?不。
報載:「明知非理性,也加入搶購」;「雖然,不少人都知道搶購非理性,卻連青年都加入搶購的行列」;「寧可信其有,不吝嗇要那十多二十元,都『莫執輸』要搶鹽傍身」。
有「名牌」知識分子稱:「西方說『預防勝於治療』是有科學根據,但中國卻傾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背後卻是無根據。」
然而,「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世界觀其實是相信可能「有」,亦可能「無」,無法確定。若搶鹽決策是基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那麼他們其實沒有真正相信謠言,只是面對無常世事的一個決策。
三數十元可買「安心」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但世事無常,一般人又只自認是凡夫俗子,不是什麼智者或知識分子,不能確定鹽是不能抗輻射。既然大部分人不是智者,那麼「非智者」沒有真正相信謠言,從理性角度看,應該搶鹽嗎?還是應該扮「智者」不理謠言?
大家能肯定沒有任何民間秘方能夠醫治核輻射,或減輕核輻射痛苦嗎?這帖秘方會否必須用上鹽呢?我自己真的不確定。
無怪乎化學博士顧小培在《信報》專欄也看到一個現象:
「一眾愚民搶購食鹽,……你若說他笨,他卻自認聰明過人,因為雖然平時售價一元現搶至四十元,是有三十九倍的增幅,但他的看法是以區區三十九元買到一個安心,所費無幾,何樂不為?
在「非智者」眼中,鹽真的有助抵抗核輻射,而核輻射又真的出現,這個機會率可能很低。然而,很低機會率事件出現的話,他們將有重大損失。
相反,搶鹽的損失是遭奸商欺騙,遭眾人恥笑為愚者,但經濟損失只是有限。
但一般人會不惜一切放下工作去搶鹽嗎?不會,因為「機會成本」太高,時間價值對他們來說太高昂,於是動用有閒的家人排隊。至於有閒一族,排隊搶購的機會成本很低,自然「理性地」去排隊。
筆者推動的投資理念和主流的說法不同,風險應該是最大的可能損失。即使某一不利處境出現機會微乎其微,但萬一出現,卻可能令你永不翻身,你也應避免。搶鹽是低層次文化表現,但卻可能是高層次的決策結論,因為這決策避免自以為是,可能就是大智若愚。核電建設也是如此。
「我們沒法再來一次」
《信報》專欄作家最近都紛紛提出不主流的風險思維。羅耕引述天文台科學顧問丁原章教授撰寫的《廣東和香港地震風險概論》,探討香港大地震的風險:「1605731日(明朝)海南島東北部瓊山之7.5級大地震。瓊山距港四、五百公里,跟今次震央與東京的距離相若。該書記載,與瓊山距港相若的靈山,1936年也曾發生近7級地震,可見這些近港大地震,並非如想像中般罕見。
……放眼千年數據,10671969年間,大亞灣東南偏東約20公里的南中國海便在這段期間發生過66.75級地震,震央距今核電廠位處的大鵬半島僅50公里。」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專家言論無法令我安心,正如羅耕所說:「人類認真研究地震,不過是二百年的事,故數據歷史不足令人容易忽視很多年才一遇的黑天鵝式大地震之風險。」
千年一遇的機會率很低,但萬一出現,我們沒法再來一次。
羅家聰也說:「今次災難的教訓,是在一些後果可以很嚴重的問題如核電上,我們應重新審視傳統思考方法。一些百、千、萬年一遇的黑天鵝事件,機會極微。然而一旦出現,後果卻是毁滅性的。按機率乘以事件後果的預期值計,數字很小,於是去馬。
「但我們可曾問過,真的承受到後果嗎?日本當局曾指仙台三十年內發生6級或以上地震的機率為3%7%,概率分布有否出錯?就算對,37%真出現了,收到科嗎?這點,我們宜認真思考。」
世上沒有B地球
預期值(expected value)思維是假設事件有可能出現很多次。簡單來說,破壞性地震有3%機會率,損失100億元;沒有地震的機會率97%,經濟利益10億元;若運作一萬年,有很大很大機會在300年出現破壞性地震,總共損失30000億元,不過在9700年內便賺得97000億元。總計,萬年總得益是67000億元,每年6.7億元。
預期值是人的算術,方程式就是:
得益事件得益金額 × 得益事件機會率損失事件損失金額 × 損失事件機會率
10億元 × 97 100億元 × 3
9.7 3
= 6.7
但若100億元損失一出現便令核電廠倒閉,哪還有萬年得益?
聰明的人類預算應急計劃,即所謂Plan B(B計劃),大家可否知道環保行動有一句口號:There is no Planet B(世上沒有B地球)。
人的算術有多準確呢?人算比天算更好?究竟核電發展有多大可能損失?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古偉牧便提出,核電燃料棒燃燒過後,仍然會不停釋放輻射,核電專家非常努力,提升核電技術到「第五代」,又設計出一種安全包圍燃料棒1000年的科技,功業真的是「名留千古」。不過,每個核電反應堆大概每1.5年就需要更換燃料棒一次,而曾燃燒的燃料棒,24萬年後才自然停止。現在控制了千年輻射,但還有23.9萬年,我們留下讓後代解決吧。這真的是「遺毒萬年」。
筆者不是核專家,絕不是核問題的智者。單單看最近日本核危機之後的評論,我反核的非智者立場更形堅定。
作者為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研究員